题目-2008台湾物种多样性研究现况研讨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题目-2008台湾物种多样性研究现况研讨会

臺灣淡水魚類的名錄現況摘要taxonomic status of inland water fishes form Taiwan has been revised in recent 10 years. In the freshwater fish book publication of 1999 by Chen Fang, there are at least 224 species (and subspecies). So far, all recent publications and our unpublished work has yielded at least 257 species of inland-water fishes around Taiwan, consisting of 232 native species. Among the species diversity of different families, the most speciose group, Family Gobiidae, up to 75 native species (about 32% of all native freshwater fishes), the second group, Family Cyprinidae, is up to 33 native species (about 14% of all native freshwater fishes). According to the endemism of Taiwanese inland water fishes, there are 42 valid endemic species (and subspecies) the largest group, Cyprinidae, is up to 17 endemic species, the second group, Gobiidae is 10 species, and third group, Family Balitoridae, is up to 5 species. So far, there are still several undescribed and unrecorded species which are needed to be processed the formal description and diagnosis. 前 言 臺灣的淡水魚類系統分類研究的回顧 臺灣淡水魚類,為具有高度物種特有性的脊椎動物資源,為陸區生態體系最具多樣性的脊椎動物類群。最早對於臺灣淡水魚類的分類研究之文獻,則是首推英國的大英博物館的博物學家貢德 (Günther) 先生,整理了「大英博物館收藏魚類目錄」的巨冊,自1868年起發表了許多臺灣原生淡水魚類,包括有:臺灣石魚賓、短吻小鰾鮈、粗首鱲等特有魚種。此後,其弟子包倫吉 (Boulenger) 先生,又陸續收藏了一些中國及臺灣的淡水及兩棲爬行類等,於1894年發表了臺灣間爬岩鰍。到了20世紀初期,喬丹 (Jordan) 博士及其學生們整理了臺灣淡水及海水魚類名錄,正式發表了原生種之長鰭鱲及大鱗梅氏鯿等要原生鯉科魚類。大英博物館的雷根 (Regan) 先生,於1908年發表了8種臺灣特有魚類,例如:臺灣縱紋鱲(馬口魚)、臺灣白魚、短臀鮠、臺灣鮰、明潭吻鰕虎等魚種。到了日據時代,大島正滿 (Oshima) 先生對於初級性淡水魚類,有更進一步且較詳細的採集,從1919-1926年之間,共發表了許多重要魚種,如下列的重要特有淡水魚種:臺灣櫻花鉤吻鮭、脂鮠、何氏棘魞、飯島氏銀鮈、菊池氏細鯽、高身白甲魚、臺灣梅氏鳊、臺灣吻鰕虎等魚種。大島先生並也初次正式探討臺灣淡水魚類的地理分布,與物種演化的相對關係,為早期集大成的重要淡水魚類之論述。1930年代,日本魚類學家,木村 (Kimura) 先生,重新新調查臺灣櫻花鉤吻鮭及鬥魚的系統分類,認為臺灣產者應與日本者屬於同一魚種。這也是造成日後相關研究,都認為同種魚種而不同亞種的最原始認定依據。1936年,富山 (Tomiyama) 先生,整理日本鰕虎魚類時,發表了臺灣南部河口及紅樹林區特有的谷津氏猴鯊。 在臺灣光復以後,陳兼善先生潛心整理臺灣的魚類,共收錄了799種臺灣魚類。1958-1960年,鄭昭任先生,更進一步研究鰕虎魚類,發現了枝牙鰕虎(Stiphodon) 以及正式發表了楊氏猴鯊,後來被認定為是楊氏羽衣鯊。1966-1968年間,巴那銳斯基 (Banarescu) 獲得在陳兼善教授的鯉科魚類標本,先後發表了陳氏鰍鮀、中間鰍鮀、高身小鰾鮈等重要鮈亞科魚類。1976年,梁潤生教授獲得鄭明能先生所採獲的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