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气氛调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气氛调节

浅议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气氛调节【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用充沛的精力出现在学生面前,讲解时注重情真意切,提问时言语诚恳,眼神充满了期待,朗诵时声音抑扬,表情丰富这样来感染学生的情绪。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气氛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8-0150-02 课堂教学气氛对教学效果影响很大,合适的环境和条件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和学的效率,而不合适的环境和条件则会大大干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具有很强的调节课堂气氛的能力,想方设法,扭转乾坤,变不利为有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1 清醒的认识,平和的心态 在新课程改革推行数年的今天,我们还能听到一部分教师在上完课之后,会怒气冲冲的说,这节课气死我了,学生一点也不配合我,启而不发,教学任务没有完成。从这句话里,我们要分析的内容可以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是非常陈旧的,认为我教你听,顺利完成我课前设计好的写在备课本上的教学内容,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这是把教学看得太简单了。 初中学生具有情感不稳定的心理特点,所以教师要认识到教学是一项技术更是艺术,面对的学生是千差万别个性不同的,张三今天早上上学迟到,被班主任批评,心里不痛快;李四的妈妈生病了,正躺在医院里,没人照顾,他正打算中午为妈妈做点什么好吃的;王五的爸爸国外打工,今天要回家了,他的心情很激动,溢于言表。等等等等。所以教师要把调节课堂气氛当成是每堂课必须要做的,而且是首先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这样教师就可以不管东西南北风,胜似闲庭信步。 2 准确的观察,仔细的揣摩 要想调节好课堂气氛,首先要理解课堂气氛的现状,如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中,韩麦儿先生穿上了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他说话的语气是又柔和又严肃。 借过班级上课的老师都会有这样体会,教师对所教的学生是陌生的,学生对来上课的教师也是陌生的,双方都有一定的心理距离,教室里氛围是紧张的。有一位教研室傅主任借班上课。在上课前问了学生一个问题:校长有正校长,副校长,主任有正主任,副主任。你们听说过“副”老师吗?一时之间,学生们都因好奇而窃窃私语。答案出来之后,都不禁莞而一笑,师生的的陌生感消失了,在课堂上就没有了拘谨,教学效果良好。 对学生的观察当然不仅仅限于课堂,平时的师生交流,作文的心声袒露,同事们的交流等,只要做个有心人,就能够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的。 3 准确的时机,恰当的方式 很多语文教师都会在备课的时候设想在上课时怎样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到了课堂以后,不管现场的氛围如何,就按自己设计好的来亦步亦趋的进行,这样的方式就是打靶不看靶子,效果可能会很不好。而很多的文章都谈到创设情境,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什么音乐法、故事法、幽默诙谐法诸如此类,但是创设情景的目的是让学生进入到学习这篇文章中去,所以,这些方法的运用如果只是让课堂变的活跃,甚至花哨,表面看似人人发言,实质是思维的浅层流动,那样的教学只是上课满堂笑,下课收获空。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如学习朱自清先生散文《春》正是秋冬之季,窗外秋风瑟瑟起,黄叶片片飞,一派肃杀之景。教师进入教室一看,室内学生因为正在议论学校最近发生的一件大事,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的热火朝天。教师原先设计的创设情境是观察外面的景色,对比一下春天的景色,把同学们带回到温暖的春天。这时就应该根据现场的情况调整,不是活跃课堂气氛,而是如何引导这活跃的气氛沉静下来。进入到文本学习中去。 4 情感的渗透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于语文老师来说,教学要有爱,有激情。语文教学不是简单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那是在和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思想的交流;教师的教学是和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思想的交流。所以情感流动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感情具有感染性,“不见棺材不落泪,见了棺材放悲声。”情感的激发是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调节的一种重要策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用充沛的精力出现在学生面前,讲解时注重情真意切,提问时言语诚恳,眼神充满了期待,朗诵时声音抑扬,表情丰富这样来感染学生的情绪。如在教学《春》一文中,介绍作者朱自清先生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面粉时,声音悲壮而慷慨,朗诵课文声情并茂,让学生不仅能从文字上感受美丽的春天,更能从声音、表情、动作等各个方面感受充满希望活力的春天。 5 富有文采的课堂教学语言 现在有很多学生反映语文课枯燥无味,这样的结果让语文教师无语。这不能不说和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的枯燥无味有关。我们可以从我们身边的语文老师看到,现在的语文教师具有扎实的语文功底,说话文采斐然,语气准确生动的有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