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古筝在戏曲中艺术作用.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古筝在戏曲中艺术作用

浅议古筝在戏曲中艺术作用中图分类号: J616 文献标识码:A 古筝,是民族乐器中的瑰宝,雅俗共赏的奇葩,它源于秦而盛于唐,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的乐器之一。从戏曲艺术的特点来说,它的任何一种精神内涵都离不开声音的艺术组合,它的美就蕴含在声音的艺术组合之中。古筝演奏中有着丰富多彩的音乐变化,形成多层次的表达音乐内涵的音乐线条,在戏曲的伴奏中更是把古筝的作用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些客观存在的音乐美震撼着听众的心弦。 世上有一种乐器可以把思绪如抽丝般悠悠地扯出。然后在缠在一个锭子上,一圈一圈地绕起来,那就是古筝,在喧嚣的城市,你感觉不到它的真韵;在浮躁的人群中,体会不到它的宁静;在繁忙的空间,品尝不到它的空是;只有当演奏者和聆听者都沉浸在一种宁静、忘我的境界中的时候,左手抚琴,右手或拢,或挑,或拨,或撮,或滑,当琴声与空气中的气流发生碰撞后,便会有一种叫音的东西在耳边振荡,有一种叫乐的感觉在心里流淌。 在戏曲的舞台上离不开古筝,古筝在戏曲中的运用很是广泛,能使古筝在戏曲中更有特点,更有魅力。这就要求设计者的创作灵感和弹奏者本身的技巧,它能使一场戏曲升华到顶端,更能在伴奏中激发演员的声腔效果,使声音听起来更加浑厚有节奏有律感。古筝的艺术特点不仅仅是这些,下面我们谈一下古筝在戏曲中最具艺术特点的元素。 古筝在戏曲中最具艺术特点的元素——韵。 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古筝形成了“右手主音,左手主韵,以音补音”的演奏特点。可见左手在古筝演奏中掌握的就是戏曲音乐的“韵”。 古筝中在戏曲中的致“韵”手段有哪些呢? 颤音是左手在筝码左侧弦段做均匀的颤动,使纯净的音变成有规律的变化波形,从而增加音的美感,是古筝演奏常见的、普遍的技巧之一。颤音的方法很多,有以手腕为轴心的颤音,以肘为轴心的颤音,腕肌紧张的颤音,有点颤、按颤、滑颤等等。在戏曲的演奏中要根据表现内容的不同,情绪的变化来选择颤音的方法。同一曲伴奏乐点,也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颤音方法,不可千篇一律。另外还要考虑地方特点:北方的筝曲,曲调跳跃,颤音粗狂,振幅宽,力度强,情绪热烈;南方的筝曲,曲调古朴,典雅,流畅,颤音振幅较小,纤巧细腻,缠绵委婉。选择正确的颤音方法,不但能美化旋律,柔和音色,也使乐曲更加有韵味,使戏曲听起来更能拨动观众的心弦。 滑音是左手将右手弹弦后的余音,下压或放松做出二度至小三度的滑奏,是左手的主要技巧,也是“以韵补音”的重要手段,也是戏曲中必不可缺的元素。 基本的滑音有以下三种:上滑音、下滑音和回滑音。滑音是古筝区别于其他固定音阶乐器的重要特征。滑音在古筝演奏中赋予了音乐表情色彩,不仅美化了右手的音,更增加了在戏曲中的声腔感,同时也能充分体现演奏曲谱的地方风格和演奏者的个性特征。经过滑音装饰,使古筝奏出的乐曲旋律更加优美,细腻,赋予韵律。 按音是左手按出来的音,而不是筝弦的自然定音,是指原来音列中有却不用,另按其下方相邻弦使之升高的音。这种音是为了满足不同风格形成的,在按音上,总是带有微笑的上滑,听起来不是一个乐音,而是风格很强的音。如果不用按音,用弦列音,难免会听起来干瘪、生硬,也就更谈不上韵味和风格了,在戏曲的伴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就是右手弹弦的同时,左手快速轻按,按后迅速离开。在戏曲中的运用很是广泛。 以上这几点均详细的表达了“韵”在戏曲伴奏中发挥的作用,是最主要最鲜明的艺术特点。 在戏曲中特殊音色是根据乐曲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要求来使用的。如戏曲《青山情》当中表现雷电交加的使快速的练习显得协调,并为快速的手指运动提供了非常宝贵的休息、换位的时间。而呼吸的规范、练习和运用在合奏、协奏中显得尤为重要,远远超出了独奏时的地位。而作为演奏古筝的伴奏者一般会有以下三种选择,一是放弦准备,抬头,等待指挥的落手;二是吸气,将手悬空准备,一样是抬头等待指挥的落手;三是与指挥的起手同时起手,落手同时落手刮奏。我们现在来讨论一下出现的不同效果。第一种,大家的手都是放在弦上的。在演出时由于一定的紧张度,就难免有人在指挥的下一次起手才奏响——晚了,这样就在无形中延长了第一拍刮走的时值,会有两种后果,一种是指挥灵活机动,等待团员,另一种是团员的自我调整,但都是混乱的。第二种,和第一种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就不详细阐述。第三种,指挥与团员是同步的,而且伴奏者提前跟指挥确定的速度,更有益于后面的演奏。同时,在这里阐述个人的一个美学观点,笔者以为,静止的坐在舞台上是不美观的,诸如手静与弦上、手悬于半空都会给人以紧张、呆板的感觉。而在第三种的起手与落手之间加入不同的闭气组合,就会产生不同的视觉、听觉效果。 古筝的运用是整场戏伴奏中的一个亮点。在讲述故事发展过程时它能娓娓道来,描绘故事情节中的高潮时它让人怦然心动。在戏曲中,古筝的伴奏打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