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吕克·贝松导演作品空间造型
浅议吕克·贝松导演作品空间造型[摘 要] 吕克?贝松是在欧洲艺术电影和好莱坞商业电影夹缝中成长起来的导演。从1981年《倒数第二》到2010年《亚瑟的迷你王国3》,吕克?贝松在电影空间造型上以海为主体关注生命起源和归宿,以复杂空间拷问个体存在,以神祇对历史和未来展开夸张想象,流露出在自我救赎中的痛苦。贝松电影对空间造型的大胆创造和深入挖掘使其成为具有广泛研究价值的电影作者。
[关键词] 吕克?贝松;空间造型;电影理念
从1981年的短片《倒数第二》到2010年的《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3》,30年间共导演14部作品,吕克?贝松在全球电影市场树立起独特的影像风格,成为“新巴洛克”电影的主要代表。
“巴洛克”风格,是指不以端正和实事求是的手法进行创作,表现出过于想象、故作庄严和狂妄的热烈情调,在建筑艺术中,企图以意匠的丰富与多变来炫耀人们的眼睛。①由此命名的“新巴洛克”电影“经由移动和灯光对照的效果及紧张和对立的形式,甚至玩弄逼真的透视暗示,达到使人惊奇、触动感官、炫目迷人的目的”②。
以空间造型观照吕克?贝松的导演历程,前期的《碧海倾情》《尼基塔》《亚特蓝蒂斯》等具有原始的爆发力,主要关注生命起源和归宿问题,海成为空间表现的载体和对象,并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空间造型内涵;1994年的《杀手里昂》是贝松与好莱坞的融会,在发挥空间造型表意、叙事功能的同时进行了对个体存在、身份认同的思考;1997年的《第五元素》和1999年《圣女贞德》确立了贝松在好莱坞的商业地位,作品分别选择了未来和历史两个极端的时空,进行了夸张想象,热衷梦境、神邸等的空间造型,流露出他在自我救赎中的痛苦和焦虑;2005年的《天使A》和2007年开始的《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系列》以万物之源的水作为摆脱困境的终极怀抱,以无穷高远的天作为释放灵魂的自由世界,贝松在这两个人类世界最纯粹的空间中尽情展示其成熟的影像手段和叙事技巧。
一、电影圣殿的朝拜者——注视生命的起源与归宿
年轻的贝松着重在电影中表现童年创伤记忆以及对自由的热切向往,大海作为场面空间造型的主体以及思维空间造型的载体具有与其他电影类型风格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碧海倾情》以希腊悲剧“俄狄浦斯”情结为影片内驱力,这一象征人类永恒困境的母题使主人公雅克因童年创伤记忆,与海结有神秘而暧昧的关系。
雅克父亲的死是海带来的灾难,是无法改变的痛苦,空间由遇难的海底世界转入海面,雅克发现情况——试图解救——被拦阻——挣扎——悲痛,父亲死的实景实际隶属于画外空间,发生在观众假想的思维空间中。挚友恩佐的死是因为对海的强烈征服欲,影片在这一段落中,仍强调海面空间:俗世众人焦虑不解——雅克劝说——恩佐义无反顾——雅克决心解救——恩佐死——雅克悲痛,恩佐在临死前感受到了大海的母性光辉“在海底深处是个更好的空间”;在海底空间里,恩佐仪式化的死传达着很强的文化象征意味,纯粹的海蓝色下,恩佐以飞翔的姿态进入海底深处,具有中国藏民族天葬般苍凉的美丽。
雅克的回归段落以海底空间为主,深蓝色的海缺少层次感和立体感,画面中惟一的光源就是雅克手上的探照灯,射光的意义就在于引导观者视线,突出主体。是来自海底世界“神的光辉”。
父亲被海征服,恩佐欲征服海,雅克回归大海,殊途同归,三个阶段完成导演对生命态度的关照,海及其附属空间不仅拉动影片情节发展,透视了人物的深层关系,更为重要的在于具有表意功能和象征意味,并负载了导演个人思想即对人类存在的怀疑和对人类归宿(属)的思考。
三年后,贝松继续诠释对海的款款情意,《亚特兰蒂斯》是一部具有贝松私人探索性质的纯视觉影片,贝松面对的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它不具有规律性的建筑群和区域分布,缺少几何透视和线形美感,然而,海底空间的广阔与深邃增强了画面在纵深的发挥余地,表现出流动的美感,并易于展现浑然一体的效果。在“心灵”单元中,导演将视线放在能折射天空色彩的海面,运用仰角度拍摄虹鱼在有限空间的无限飞翔,它朝着光源“飞去”,表现仪式化的奔日过程。
“黑暗”单元模拟了海底的人类社会,阳光、树枝、胆小谨慎的螃蟹深藏在角落中窥视世界的变化,流动的光影影射人类社会的缤纷诱惑,这种最简单的诱惑吸引了螃蟹的眼神,它的眼神带动观者视线,观察其周边社会。
二、身份认同的追求者——对个体存在的思考
受20世纪70年代的欧陆影坛兴起了一股“回到影像”艺术潮流的影响,经历了艰难而苦涩的艺术电影探索后,吕克?贝松开始引导了一种新的观影趋势,使观众热爱一些用流行时尚、高科技、广告摄影和商业电视手法装饰传统情节的电影。1994年贝松的《杀手里昂》是其与好莱坞接触的第一步,他企图用泛世界性的电影主题证明欧洲导演群的整体生存能力,但却痛苦的发现自己所处于一个危险、孤独缺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