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观.doc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观.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观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观美的形象、美的事物往往令人感动和陶醉。它能够使人们分清美丑,加深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热爱,并情不自禁地摒弃平庸、委琐和丑恶,使情感得干净化和升华。小学生作为人之初,一切都处于可调整、可扭转的阶段。在此阶段,如果我们从小就对其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那么就可以是他们心情开朗、心理稳定。从而促使身心协调,而道德也从“他律”向“自律”转化。 我国近代教育蔡之培提出:学校教育过程中,要注意美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在各项活动中努力建立一种美的形式。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基本形式,而学生的审美观往往会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气氛、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提出:要使学生在课堂上过着一种积极的甚至沸腾的精神生活,必须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因此在课堂中注重培养审美能力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了。 一、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培养审美观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的、凝练的、富有表现力的形象化语言,它既可以描绘鲜明生动的形象,又成功的反映生活,而且能够以其形态和语言变化直接表现人的感情,唤起欣赏者的共鸣。在小学阶段的课文都是经过专家们精心挑选的文字优美的文章。这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形象思维有占优势,他们没办法达到自己欣赏美文的程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领着学生品读课文,逐步引领他们学会欣赏美。比如:我在教学第六册《美丽的南沙群岛》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从课题上知道南沙群岛是美的,但它的美在哪?我让学生初读全文,而这些在海边土生土长的孩子觉得南沙群岛的海与平时所见的海没什么两样?怎么让学生发现文章中语言的美呢?我有感情地朗读了这篇文章,让语言的节奏和文中生动的描写直接影响他们,接着让他们欣赏南沙群岛大海的录像,伴着优美的音乐,学生情不自禁地朗读课文,此时我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注意自己认为美的句子。让他们在读的过程中发现南沙群岛的美。从而使学生获得丰富、深刻的美感。 二、在课堂作业、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学生的作业、练习是他们劳动的成果,这些作品是他们智慧、进步的感性呈现。他们从作业、练习中直接感受自己的进步或不足,如果写得好就可以肯定了自己的能力,自然会有一种心理满足和愉快。因此,看似平淡的作业、练习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1)作业、练习的内容应符合科学性要求。简单了,激发不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复杂了,没有多余的时间探索,应付了事,何谈其美。 (2)作业、练习设计应体现科学性要求。例如:第六册的《水上飞机》一课,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如果让你设计水上飞机,你想让它发挥哪些作用?模仿课文写下来。学生有的马上议论,有的深思,他们都在努力寻找方案,再加上自己动笔的成果,更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3)作业、练习的书写更应该要符合审美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学生书写整洁美观、布局的对称、字与字之间间隔等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形成习惯,才能从中体会到美。 三、要选择“美”的语文教学方式 既然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那么,我们就必须以“美”的教育方式来从事这项工作。我们应该选择具有艺术的、符合学生欣赏和品味能力、与所选材料内容情调一致的方式和方法,这样既可以做到增多一个美育的途径,又可以对学生进行身教,收到逐渐感染、潜移默化的效果。而丰富多彩的语文材料为我们选择颇具美趣的教育教学方式提供了诸多便利。 1.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形象,更有魅力。还是以《快乐的节日》为例,刚上课时我们可运用电脑播放歌曲《快乐的节日》,乐曲优美、欢快的旋律使学生深深陶醉,同时可以用大屏幕展示一幅幅世界各国小朋友欢度节日的画面,在讲授过程中以诗歌中“小鸟在林间嬉戏”、“小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玩耍”等的优美图片为背景,最后以flash的范读结尾,这些方式把诗歌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加深了学生的对诗歌的印象和理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选择美的语言 语文教学就是语言的教学,因而在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师更要细心雕琢自己的语言,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学生的语言,同时也增加他们的词汇,提高其语言能力。比如在教学《桂花雨》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领悟文中“这里的桂花也比不上家乡的桂花香”这句话的意思。我以一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开头,然后以散文诗一样的语言总结: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唯我的,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一亲一疏,感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