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 §1 湍流扩散的基本理论 §2 高斯扩散模式 §3 污染物浓度的估算 §4 特殊气象条件下的扩散模式 §5 城市及山区的扩散模式 §6 烟囱高度设计 §7 厂址选择 第一节 湍流扩散的基本理论 一、湍流概念简介 大气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大气湍流。 按照湍流形成的原因,可将湍流分为两种形式: 热力湍流:由垂直方向温度垂直分布不均匀引起 机械湍流:垂直方向风速分布不均匀及地面粗糙度 一、湍流概念简介 湍流与扩散的关系 在主风方向上风的平流输送作用是主要的。 风速越大,湍流越强,污染物的扩散速度越快,污染物的浓度就越低。风和湍流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的最直接最本质的因素。 二、湍流扩散理论简介 1.梯度输送理论 梯度输送理论是通过与菲克(A. Fick)扩散理论的类比建立起来的。菲克认为分子扩散的规律与傅立叶提出的固体中的热传导的规律类似,皆可用相同的数学方程式描述。 湍流梯度输送理论进一步假定,由大气湍流引起的某物质的扩散,类似于分子扩散,并可用同样的分子扩散方程描述。然而由于边界条件往往很复杂,不能求出严格的分析解,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求出近似解,再根据实际情况修正。 二、湍流扩散理论简介 2.湍流统计理论: 泰勒(G.I.Tayler)首先应用统计学方法研究湍流扩散问题,并于1921年提出了著名的泰勒公式。 从污染源释放出的粒子,在风沿着x方向吹的湍流大气中扩散的情况。假定大气湍流场是均匀、稳定的。从原点释放出的一个粒子的位置用y表示,则y随时间而变化,但其平均值为零。如果从原点放出很多粒子,则在x轴上粒子的浓度最高,浓度分布以x轴为对称轴,并符合正态分布。 萨顿(O. G. Sutton)首先应用泰勒公式,提出了解决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的实用模式。高斯(Gaussian)在分析大量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应用湍流统计理论得到了正态分布假设条件下的扩散模式。 高斯模式是目前应用较广的模式。 高斯扩散模式坐标系 高斯扩散模式的坐标系 2、高斯模式的有关假定 四点假设 a.污染物浓度在y、z 轴上分布为正态分布 b.全部高度风速均匀稳定 c.源强是连续均匀稳定的 d.扩散中污染物是守恒的(不考虑转化) 二、无界空间连续点源扩散模式 实际的污染物排放源大多位于地面或接近地面的大气边界层内。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过程必然会受到地面的影响,这种大气扩散称为有界大气扩散。在建立有界大气扩散模式时,必须考虑地面的影响。 三、高架连续点源扩散的高斯模式 高架连续点源的扩散问题,必须考虑地面对扩散的影响。根据假设,可以认为地面像镜面一样,对污染物可以起全反射作用。可以把P点的污染物浓度看成是两部分贡献之和:一部分是不存在地面时P点所具有的污染物浓度;另一部分是由于地面反射作用所增加的污染物浓度。 三、高架连续点源扩散的高斯模式 三、高架连续点源扩散模式 2、地面连续点源 对于排放源排放的小于15μm的颗粒物,可以不考虑颗粒物的沉降作用。对于粒径大于15μm的颗粒物,其重力沉降作用将使浓度分布有所改变,应以倾斜烟流模式计算地面浓度。 五、颗粒物扩散模式 一、烟气抬升高度的计算 具有一定速度的热烟气从烟囱出口排出后,可以上升至很高的高度,其值等于烟囱的几何高度与烟气抬升高度之和: He= Hs+⊿H (1)影响烟气抬升高度的因素: a:烟气本身的热力性质; b:烟气的动力性质; c :气象条件; d:近地层下垫面状况。 一、烟气抬升高度计算式 ① Holland公式:适用于中性大气条件(稳定时减小10%~20%,不稳时增加10%~20%) 一、烟气抬升高度的计算 2.Briggs公式:用因次分析方法导出。结果与实际值比较接近,适用与不稳定及中性大气条件 一、烟气抬升高度的计算 3.我国“制订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中的公式 一、烟气抬升高度的计算 3.我国“制订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中的公式 [例4-1] 某城市火电厂的烟囱高100 m,出口内径 5 m。出口烟气流速 12.7 m/s,温度140 ℃ ,流量 250 m3/s。烟囱出口处的平均风速 4 m/s,大气温度 20 ℃,当地气压 978.4 hPa。试确定烟气抬升高度及有效源高。 二. 扩散参数的确定 应用大气扩散模式估算污染物浓度,在有效源高确定后,还必须确定扩散参数σy、σz 。扩散参数可以现场测定,也可以用风洞模拟实验确定,还可以根据实测和实验数据归纳整理出来的经验公式或图表来估算。 二. 扩散参数的确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四章 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ppt
- 四章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pdf
- 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
- 四章 南北朝民歌.doc
- 四章 器件制备基础.ppt
- 四章 半导体的导电性.ppt
- .第四章 存储器管理.ppt
- 四章 基本控制策略1.ppt
- .第四章 库存管理与MRP.ppt
- 四章 建筑市场.pdf
- 高中物理与化学跨学科教学中的个性化学习支持策略与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4年咸阳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智能设备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与学生行为预测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4年咸阳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4年咸阳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4年咸阳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docx
- 《云计算环境下软件定义存储性能评估与优化技术探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4年咸阳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4年咸阳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产房设备使用培训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