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考点技法点拨第二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语文考点技法点拨第二章

中考语文考点技法点拨 配套教学课件 第二章 词语成语 考试要点 1.理解词语意义 2.辨析常用词语 3.正确使用词语 4.成语积累运用 目标导引?考情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要“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 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词语 成语的具体考查点见“考试要点”。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并能根据语境 进行揣摩,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 2.能根据语境需要正确选用词语,并能根据语境辨析词 语(或成语)运用的正误。 3.能根据语境准确、得体、连贯运用词语(或成语)。 4.能根据语境正确运用关联词。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词语语境意,注重多角度的辨析词语。 2.重视语言实践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言感悟能力。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语境意;多角度的辨析词语;成语积累运用。 四、学情分析: 考生常见的失误点: 1.复习词语只注重基本义,不能灵活掌握词语 的比喻义、语境义,不能在具体语境中辨析和运用 2.复习成语毫无目的,做不到理解运用。 五、复习方法: 1.平时勤于积累,重点记忆易出错词语。 2.加深对常用词语以及近义词的理解与辨析。 3.识记关联词的搭配组合,学会根据句意正确 运用。 4.积累理解词义、近义词辨析的一般方法,同 时培养良好的语感。 六、课时安排: 建议用2课时,用1课时考点知识、梳理考点题 型,总结解题方法;用1课时自我测评,查缺补漏。 第一课时 (复习要点:考点一~六) 课时复习纲要 考点一:理解词语意义 1.词语的语境义、 2.新词汇新释义 考点二:辨析常用词语 1.词语的语体色彩、感情色彩 2.辨析近义词、反义词 考点三:正确使用词语 1.关联词的运用 2.运用词语造句 考点四:成语积累运用 探词源 重读写 析词义 辨色彩 品句意 考点梳理?技法归纳 检查预习,以下知识点以提问形式复习 考点一:理解词语意义 一、解释词语意义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1.拆分字词法。 【示例】(自贡市中考)拈轻怕重:接 受 工 作时挑拣轻 松的,害怕繁重的 2.解释说明法。 【例1】留守儿童:指父母双双外出后留在家里的未成年 子女 【例2】忍冬:草药名,凌冬不凋,故名忍冬。 3.描摹形容法。 【示例】捕风捉影:比喻说话、做事时用似是而非的 迹象做根据。 4.词语替换法。 【示例】消逝:消失;幽暗:昏暗。 二、如何理解词语的语境义? 1.词的引申义、比喻义、语境义: 本 义:词的最初意义。 引申义:词的本义引申出来并经过演变发展而来的意 比喻义:由词的本义或引申义的比喻用法而形成的意义。 语境义:在具体语境中临时形成的意义。 注:语境不同,词语意思也不同。因此理解词语的语境义 首先可以通过拆分字词,解释说明、描摹形容、词语替换等方法 理解词语的基本意思,然后再结合特定的场合和语言环境解答。 三、新词汇新释义 近年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平均每年产生800个左 右的新词汇,这些词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我们不仅要 关注这些词汇,还要理解这些词汇。这词汇的理解要结合 该词语在现实生活运用中的实际含义加以理解。 【示例】晒客:指一个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心情展 示在网上,与他人分享的人群。 考点二:辨析常用词语 一、如何辨析词语的语体色彩、感情色彩? 1.语体色彩: 口 语:通俗易懂、朴素生动、生活气息浓郁 等特点; 书面语:准确严密,典雅庄重,文学色彩浓厚 的特点。 2.感情色彩: (1)褒义词:表示喜爱、肯定、赞美、褒奖感情的词。 (2)贬义词:表示厌恶、否定、憎恶、贬斥感情的词。 (3)中性词:不带褒贬感情色彩的词。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