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据共享服务指引-国家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
国家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数据共享服务指南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国家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
2015 年 4 月
一、数据共享系统简介
从 2007 年开始,经过近十年不懈的坚持和努力,国家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
心在保障国家测震数据安全的同时,构建完成先进的硬件技术系统,以及功能齐
全、能满足多层次用户需求的地震波形数据管理与共享软件技术系统。具备国家
地震台网、区域地震台网和流动地震台网实时地震波形数据在线备份、地震仪器
参数同步管理、地震事件波形数据和连续波形数据的管理与共享服务功能。国家
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的数据管理与共享系统( )现已
成为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家地震信息服务(State Earthquake
Information Service,SEIS )”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托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重点专项研发的国家测震台网地震波形数据管
理与共享平台,基于 WebGIS 和数据库技术,实现全国测震台网地震台站元数据
和地震波形数据的科学规范管理,并通过用户分级管理权限认证系统提供数据服
务;通过地震事件波形数据在线服务 wilber 系统,提供全球 M5.5 级以上地震事
件全国地震台站波形数据在线服务,以及国内及周边地区 M3.5 级以上地震事件
区域地震台站波形数据在线服务,满足不同用户需求;通过用户定制数据请求在
线提交系统,实现定制数据服务,满足不同用户个性化需求。为大地震应急和从
事地球科学研究的研究人员服务。
通过 2014 年度财政部修缮购置专项支持的 “国家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设
备升级改造”项目,于 2014 年 10 月底完成了大容量磁盘阵列、高性能服务器等
核心硬件设备,以及机房配电、空调、消防、环境监测等配套设备和机房升级改
造的集成建设。磁盘阵列和网络附加存储组成的海量数据在线存储能力超过
1PBytes,近20 台高性能服务器承担地震波形数据实时接收、校验、地震事件波
形数据截取、连续地震波形数据重采样、数据在线共享服务等。
二、数据资源
1.中国地震观测系统简介
1996 年开始,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 “九五” “中国数字
地震监测系统”、 “十五” “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 和 “十一五” “中国地
震背景场探测”等项目的实施,中国地震局进行了大规模数字地震观测系统建设。
根据地震台站均匀分布,同时兼顾重点地区加密观测的原则,我国已建设完成由
国家地震台网、区域地震台网和流动地震台网等组成的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系统。
到 2014 年底,已建成由 170 个台站和和 3 个小孔径台阵(共 30 个子台)组
成的国家地震台网;859 个台站组成的 31 个区域地震台网,33 个子台组成的 6
个火山监测台网;291 套地震仪器组成的 32 个应急流动观测台网。国家测震台
网数据备份中心实时接收存储的地震波形数据始于 2007 年 8 月,数据量约为
1Tbytes/月。
国家测震台网地震台站分布图
2.国家地震台网
国家地震台网是一个覆盖全国的地震监测台网,台站布局遵循均匀分布的原
则。通过 “十五” “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到 2007 年底建设完成由 152
个台站(含 7 个境外台站)、新疆和田及西藏那曲两个小孔径台阵组成的新一代
国家地震台网,除青藏高原部分地区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国家台网台站间距约为
250km ,观测场地条件相对较好,大多数仪器布设在山洞中。其中,成都、格尔
木、高台、广州、黑河、呼和浩特、和田、沈阳、泰安、武汉、库尔勒、安康、
灵山、乌加河、长白山和会昌 16 个台站使用国产 JCZ-1 超宽频带地震计,其余
台站使用国产 CTS-1 和英国产 CMG-3ESP 甚宽频带地震计。JCZ-1 超宽频带地
震计在 360s~20Hz 频带内速度平坦,动态范围 140dB;CTS-1 和 CMG-3ESP 甚
宽频带地震计在 120s~20Hz 频带内速度平坦,动态范围 140dB。
“十一五” “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项目从2007 年开始设计,2008 年开始
实施。该项目新建 18 个国家地震台站,均布设甚宽带地震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的资格-混凝土输送泵.DOC
- 支援布吉纳法索医疗仪器设备装设及维修记行 - ntuhgovtw.PDF
- 改变UPS 交流输入连接方式,可提高UPS 系统供电安全.PDF
- 支撑大数据分析的发电厂变电站全息录波方法-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PDF
- 改进重复控制技术在光伏并网逆变器中的应用-电测与仪表.DOC
- 改变孩子一生的一件家教小事.PDF
- 政公用工程-中国勘察设计协会.DOC
- 放松训练请感觉您的脚-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PPT
- 摩托车工具篇.PDF
- 政府层面.PPT
- 江苏省第六届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2025年.doc
- 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汇编202509印刷版).doc
- 最新2025浦东新区见习教师培训基地学校带教导师资料袋.doc
- ★三年高考(2025-2026)政治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5+矛盾观-+-Word版含解析.doc
- 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实施方案2025年.doc
- 浙江省202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日语试题 课程代码00840.doc
- 观看2025北京冬奥会心得体会(精选11篇).docx
- 初中学生入团申请书范文2025(优秀10篇).docx
- 益民红利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3季度报告.doc
- 2025年电商个人工作计划.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