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炼焦技术课件焦炉调温操作.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工炼焦技术课件焦炉调温操作

(一)直行温度 焦炉燃烧室火道数量较多,为均匀加热和便于检查、控制, 每个燃烧室的机、焦侧各选择一个火道作为测温火道,其温度代 表机、焦两侧温度,这两个火道称为标准火道,其所测的实际温 度称为直行温度。 标准温度是指机、焦侧测温火道平均温度的控制值,是在规 定时间内保证焦饼成熟的重要温度指标。 确定焦炉标准温度时,一般参考已投产的同类型焦炉的生产 实践资料来确定,然后根据实际测量的焦饼中心温度进行校正。 1、确定 一、温度制度的确定和测量 2、测量 测量直行温度是为了检查焦炉沿纵长方向各燃烧室温度的均 匀性和全炉温度的稳定性。 直行温度的测温火道一般在机、焦两侧的中部,同时还应考 虑单双数火道均能测到,避开装煤车轨道和纵拉条等因素。 测温位置在下降气流立火道底部喷嘴和鼻梁转之间的三角区。 在换向后5或10min开始测量,一般从焦侧交换机端开始测量, 由机侧返回,在两个交换时间内测完全炉直行温度。测温顺序应 固定不变,测量速度应均匀。 直行温度每4h按规定时间测量1次。直行温度的均匀性和稳 定性,采用均匀系数和安定系数来考核。将一昼夜所测得的各燃 烧室机焦侧的温度分别计算平均值,求出各机焦侧测温火道与昼 夜平均温度的差值,如果中间某火道该差值大于20oC即为不合格 火道,边炉大于30oC的即为不合格。 均匀系数K均表示焦炉沿纵长向方向各燃烧室昼夜平均温度的 均匀性。 安定系数K安表示焦炉直行温度的稳定性。 (二)横排温度 同一燃烧室的各火道温度,称为横排温度。 炭化室宽度由机侧往焦侧逐渐变宽,为保证焦饼沿炭化室长 向同时成熟,每个燃烧室各火道温度应由机侧向焦侧逐渐增高, 要求从机侧第2火道至焦侧第2火道温度应均匀上升。 炭化室锥度不同,机焦侧温度差也不同。 1、确定 55~65 70 50~60 60 40~50 50 30~40 40 25~30 30 15~20 20 机焦侧标准温度差(℃) 炭化室锥度(mm) 2、测量 测量横排温度是为了检查沿燃烧室长向温度分布的合理性。 为了避免交换后温度下降对测温的影响,每次按一定顺序进 行测量。单号燃烧室从机侧开始测温,双号燃烧室从焦侧开始测 温。所有测量同时在交换后5分钟开始,每次测4~6排,6~9分 钟测完。 为评定横排温度的好坏,将所测温度绘成横排温度曲线,并 以机焦侧标准温度差为斜率在其间引直线,该直线称为标准线。 偏离标准线20oC以上的火道数为最少,将此线延长到横排温度系 数考核范围,可绘出10排平均温度曲线或全炉横排平均温度曲线。 边燃烧室,缓冲燃烧室及半缓冲燃烧室不计入10排或全炉横 排温度考核范围。 对单个燃烧室而言,实测火道温度与标准线之差超过20oC以 上者为不合格火道。 对10排平均温度曲线,实测火道温度与标准线之差超过10oC 以上者为不合格火道。 对全炉平均温度曲线,实测火道温度与标准线之差超过7oC 以上者为不合格火道。 燃烧室的横排温度均匀性用横排系数K横来考核。 每个燃烧室横排温度是调节各燃烧室横排温度的依据。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冶金化工系 任务一 煤气设备 1、上升管和桥管 一、荒煤气导出设备 荒煤气导出设备包括:上升管、桥管、水封阀、集气管、吸 气弯管、焦油盒、吸气管及相应的喷洒氨水系统。 作用:一是将出炉荒煤气顺利导出,不致因炉门刀边附近煤 气压力过高而引起冒烟冒火,但又要保持和控制炭化室在结焦过 程中为正压;二是将出炉煤气适当冷却,不致因温度过高而引起 设备变形、阻力升高和鼓风、冷凝的负荷增大,但又要保持焦油 和氨水有较好的流动性。 2、集气管、吸气弯管和吸气管 集气管为钢板焊接或铆接成的圆形或槽形管道,朝氨水流出 方向有6%~10%的倾斜度,集气管与吸气管间的吸气弯管上,设 自动和手动调节翻板;沿集气管全长设若干清扫孔,可通过此波 动和清扫集气管底沉积的焦油渣。集气管上设有带水封阀的放散 管,当因故粗煤气不能导出或导出不畅时,由此放散以减轻炉门 冒火冒烟,放散管上设有点火装置,防止粗煤气污染大气。集气 管端部设有蒸汽清扫管、工业水管、氨水管和高压氨水清扫管。 集气管有单、双两种形式,单集气管一般布置在机侧,其优 点是钢材用量少、投资省,炉顶通风较好,但装煤时炭化室内气 流阻力大,容易冒烟冒火。双集气管煤气从炭化室两侧析出,可 降低集气管两侧的压力,使全炉炭化室压力分布较均匀,可减轻 冒烟冒火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