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Ⅲ人教新课标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共16张)北京.ppt

历史必修Ⅲ人教新课标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共16张)北京.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必修Ⅲ人教新课标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共16张)北京

课程标准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 * 第3课 宋明理学 课前预习 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得到新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有何表现和影响? 2.韩愈在什么背景下提出复兴儒学?对以后儒学发展有何影响? 4. 陆九渊、王阳明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有何异同?宋明理学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3.程朱理学在什么背景下兴起?如何兴起?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有何影响? 一、三教合一 问题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得到新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有何表现和影响? 发展原因:佛教盛行,道教广为流传;儒学出现严重危机。 表现:儒学吸收佛、道教精神,有了新发展。 影响:为隋朝提出“三教合一”奠定了基础。 问题2:韩愈在什么背景下提出复兴儒学?对以后儒学发展有何影响? 历史背景 影响:为北宋儒学家复兴儒学、评击佛道活动奠定了基础。 (1)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主张。 (2)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二、程朱理学 问题3:程朱理学在什么背景下兴起?如何兴起?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有何影响? 历史背景 兴起:理学家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的儒术体系——理学。 (1)民族、阶级矛盾尖锐,统治者试图通过调整统治思想以维护其统治。 (2)“三教合归一”局面形成。 (2)“三教合归一”局面形成;宋代“重文”国策和科举制的完善,形成了学术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程思想主张 哲学思想(核心):“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主宰万物,先有理而后有物。 伦理道德观: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认识论:——“格物致知”,探究万物本源,掌握普遍天理。 朱熹思想主张 哲学思想: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三纲五常”。 伦理道德观:人性与天理一致,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认识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程朱思想的影响 (1)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2)强化封建伦理道德束缚,严重压抑了人们的个性。 (3)朱熹的学术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还远及日本、朝鲜以至欧洲,在日本朝鲜形成“朱子学”学派。 三、陆王心学 问题4:陆九渊、王阳明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有何异同?宋明理学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陆九渊思想主张 哲学思想:把“心”作为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认识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王阳明思想主张 哲学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认识论:提出“致良知”(人类固有的善性)和“知行合一”(知和行都产生于心,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学说,并不能科学说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比较 名称 理学 心学 相同 不同 范畴:都属于理学范畴,都是对儒学的新发展。实质:都以儒家纲常伦理维护专制统治 理学认为世界本源在“理” 心学认为世界的本源在“心 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认识“理” 心学用内心反省认识“理” 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 心学是主观唯心主义 宋明理学对后世影响 积极影响:具有和谐意识;具有忧患意识;崇尚道德与气节;强调力行与自强。 消极影响:重礼轻法的观念;重纲常轻自然科学的观念。 课堂小结 宋明理学 一、三教合一 二、程朱理学 三、陆王心学 魏晋时期新发展 韩愈复兴儒学 历史背景 思想主张 影响 陆九渊 王阳明 对后世影响 过关检测 1.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D 2.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B.孟子的仁政思想 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A 3.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D 4.“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