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必修3第1课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 第一阶段:先秦儒家思想,儒学的勃兴 2 第二阶段:董仲舒的改造,成为正统思想 3 第三阶段:程朱理学,新的儒学体系 4 第四阶段:对儒学批判继承,构建时代特 色的新思想 韩 非 课标: 1、识记“百家争鸣”中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孔子在思想文化教育中的主要成就;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2、理解“百家争鸣 ”局面形成的原因和意义。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1、“百家争鸣”的含义 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我仁; 我义; 我以柔克刚; 我顺其自然; 把他们全抓了。 战场上见高低!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孔子简介 2、孔子的思想 三、战国时期儒家代表 1、孟子的思想 孟子——“亚圣” “仁政”思想 民本思想:“民贵君轻” 性善论 2、荀子的思想 性恶论 仁义与王道 君舟民水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老子·道德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熟知其极?”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四、道家和法家 庄子成语故事 朝三暮四 薪火相传 成者英雄败者贼 东施效颦 越俎代庖 望洋兴叹 运斤成风 呆若木鸡 题意解说 无用之用 寿长辱多 螳臂挡车 每况愈下 以貌取人 (二)、法家 五、墨家的思想 1、代表人物:墨子 2、主要思想: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先秦儒家思想特点: (1)具体化,没有抽象的理论基础 (2)具有理想化的色彩 主要内容:大多是关于 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从政方面的治国原则。(民间学派) *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的演变 孔子 孟子 荀子 老 子 《西游记》中太上老君形象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政治上:社会的剧烈动荡和巨大改革(周王 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思想文化:学术下移,私学兴办(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 观点: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 孔子说: 孟子说: 老子说: 庄子说: 韩非子说: 孙子说: ①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②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3、“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私人讲学; 51岁从政; 55岁起周游列国14年; 68岁返鲁从教、整理文献; 73岁去世 猜一猜 他是谁? 他从教40余年,三千弟子,72贤人,一生坎坷,无权无势,仅凭才学、道德、精神赢得弟子深情爱戴。 孔子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长九尺六寸,俗谓长人而异之。” 思想核心仁 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根本目的礼 维护西周的奴隶制统治秩序 “仁”的含义:“爱人”。 实现“仁”的方式: 对己——克己复礼 对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在政治上的表现:为政以德 (1)孔子的 政治思想 (2)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学主张:“有教无类” 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 教育方式:首创私学 孔 子 讲 学 图 孔子教育成就: 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教育思想比较进步,有教无类 整理“六经” 孔庙 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全庙南北长1公里多,占地327亩,共有厅堂殿庑400多间,包括三殿、一阁、一坛、三祠、两庑、两堂、两斋、十七亭、五十四门坊,前后共9进庭院,布局严谨,气势雄伟。 曲阜孔庙中的孔子塑像 清康熙题写的匾额 孔子问李老聃图 (明代画) 荀子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赵国人,生卒年不详,他的学术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298年至公元前238年。著作保存在《荀子》中。 荀子是儒家八派中的一派的创始人。荀子“重法”,他的思想在实质上和法家思想有不少一致的地方, 荀子是一位以儒家学说为基础,批判地吸取各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徽省合肥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docx VIP
- 高中数学开学第一课-如何学好高中数学优秀课件p.pptx VIP
- 有机化学题库(附答案).pdf VIP
-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3届六年级小升初真题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VIP
-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23〕300号文件).docx VIP
- GB_T 36548-2018 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测试规%%%%%%%%%%%%%%%%%.pdf VIP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教材分析教学设计.doc VIP
- 2025年高考天津卷英语高考真题(原卷版).pdf VIP
- 新高考高中数学 题型全归纳(解析版).pdf VIP
- 2010年初中化学专题二 指导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身边的物质”.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