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是地球的卫星.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① 人类与月球 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引起无穷遐想,幻想有朝一日飞上月宫。 古人用石头、木 炭等来作观月记录。 直到1959年以前,人类对月球还只能用裸眼和望远镜进行观察。 ②月 球 概 况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月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峰和山谷组成的荒漠.还有许多由于太空物体高速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月球上没有供人类呼吸的空气。 哈勃望远镜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①月球基本数据:与地球的平均距离为38.4万千米,直径3476千米,表面积有3800万平方千米,质量为7350亿吨。 ②月球的地形:主要有三种,月陆、月海和环形山。 考验4:月球是地球分裂出来的吗? 月球体积为地球的1/49 月球 地球 太阳 月面 月陆 月海 环行山 月陆 月球本身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我们把月球的表面称作月面。 肉眼所见月面上的明亮部分我们俗称月陆。实际上是月面上的山脉高原地形。 了解月球 肉眼所见月面上的阴暗部分我们俗称月海。月海是由凝固的熔岩构成的盆地,是无一滴水的“海”;实际上是月面上的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月海的地势一般较低,个别最低的海甚至比周围低6000米。月陆和月海平均高度差为2—3千米。 了解月球 月海 环形山 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即月坑。这是一种环形隆起的低洼地形。它是月面的显著特征,几乎布满了整个月面。月球上直径大于1千米的环形山多达33000多个。 月球上的部分环形山,分别以中国古代科学家万户、张衡、祖冲之、郭守敬等命名。 了解月球 我们已经知道月球的年龄和地球很近,约46亿年。虽然地球年龄和月球相近,但月球却不是由地球分裂出來的。因为从岩石矿物成分相比,并不一致。月球多的,地球反而少,月球少的,地球反而多。 *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一个仰望星空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温家宝总理 一、说教材。 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一课。月球,作为地球的卫星,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天体。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了解始于月球,我们的“宇宙”单元教学也始于月球。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对探究天文知识的兴趣,提升学生对我国空间探测技术发展的关注和民族的自豪感。 1、科学概念: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与地球不同。 2、过程与方法: ①利用多种渠道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②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相关的资料。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 ②知道科学的进步需要无止境的科学探究精神。 ③发展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到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教学难点: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对信息进行有效加工和整理。并制作“月球卡”。 四、说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月球各方面的图文资料。 2、教师收集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以加深学生对月球的认识。 3、要求学生自己准备卡片、水彩笔、剪刀、胶水等,准备制作月球卡。 五、说教学法 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抓重点、破难点,结合课程和学生特点,教学中将通过讲授法、讨论交流法对书本、网络、询问等多途径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对信息进行整理,多媒体教学法对信息进行补充,最后用实践操作法通过制作月球卡,巩固掌握的信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遥望月球 走近月球 了解月球 思考月球 (一)遥望月球,产生美好遐想,激发学生探月兴趣。 遥望月球 ②你听到过哪些关于月球的传说?学到过哪些关于月球的诗词?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天狗吞月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二)走近月球,粗知月球概况。 ①走进文本,追寻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阅读课本第46页中的插图,说说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 肉眼观察 天文望远镜观察 探测飞行器 登月考察 走近月球 ③你知道人类在探月之路上有哪些重大事件吗? 1610年,意大利的科学家伽俐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首次用天文望远镜观察了月球 。 走近月球 1959年9月,前苏联科学家利用无人驾驶的火箭,飞过月球的背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