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而不比 精品课件
论·语·选·读 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 * 周而不比 【第7章】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善柔 多闻 便佞 便辟 直 谅 (谄媚逢迎) (正直) (假装和善) (信,诚信) (博学多闻) (巧言善辨) 益友 损友 一、择友——孔子选择朋友的标准。 孔子择友三标准: 是否正直、诚信、博学多闻 孔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说苑·杂言篇》 什么人可以正确地选择朋友呢?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者爱人”,而孔子却说仁者不仅能喜爱人而且能厌恶人,这又该如何理解呢? 孔子认为,仁是区分善恶的准则,仁者具有最高美德,站在公正立场上,能明善辨恶。惟有仁者,才能正确地爱,正确地恨。 ——顾鸿安《论语解读》 察人 二、察人——孔子选择朋友的方法 怎样区别损友与益友呢? 章节提示:第4-6章 【第4章】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孔子察人的方法: 1.视行为(看现实表现) 2.观经历(查档案) 3.察习惯兴趣(是安于平淡还是热衷于追名逐利。)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砾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世说新语》 管宁为什么不愿意与华歆交朋友?又是如何看出来的? 观其行察其好: 1、视片金与瓦砾不同, 2、读书受轩冕诱惑。 知其品性:易受利益诱惑看重名利 “管宁割席”典故 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曰:“仲父病,不幸卒於大命,将奚以告寡人?”管仲曰:“微君言,臣故将谒之。愿君去竖刁,除易牙,远卫公子开方。” “易牙为君主味,君惟人肉未尝,易牙烝其子首而进之。夫人情莫不爱其子,今弗爱其子,安能爱君?” “君妒而好内,竖刁自宫以治内,人情莫不爱其身,身且不爱,安能爱君?开方事君十五年,齐、卫之间不容数日行,弃其母久宦不归,其母不爱,安能爱君?” 管仲卒死,而桓公弗行,及桓公死,虫出尸不葬。 ——《韩非子·难一》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如何理解孔子的“观过,知仁”? 错因人而异,一个人的过错在一定程度上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品性。对所犯过错进行分析就往往能知道犯错者是哪一类人,如君子常因过于厚道而犯错,小人则常过于刻薄而犯错。 例子①——观过:知品行(是否仁) 【第6章】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无所事事并且喜欢卖弄小聪明的人难有所成。即观察一个人群居的方式(习惯兴趣的一种)就可以知道一个人的能力和成就。 例子②——观群居:知能力成就(难有所成) 善于察人,可以看出君子与小人有何区别? 【第1章】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第2章】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 以道义为重,心胸宽广,团结众人,和谐相处(公心) 小人: 以私利为重,钩心斗角,结党营私,排除异己(私心) 择友的标准: 选益友:直、谅、多闻 弃损友:便辟、善柔、便佞 仁者能正确选择朋友: 能好人、能恶人 择友方法: 察人-视行为 观经历 察习惯兴趣 例子-观过:知品行(是否仁) 观群居:知能力成就(难有所成) 察人 知君子、小人有别 -君子:周而不比、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小人:比而不周 【第8章】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三、处友——孔子与朋友相处的态度做法 章节提示:第8 -13章 管仲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第9章】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