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红壤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的土壤弹尾虫群落结构-应用生态学报.PDF

退化红壤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的土壤弹尾虫群落结构-应用生态学报.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退化红壤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的土壤弹尾虫群落结构-应用生态学报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7 年( 月! 第#% 卷! 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3A@4@ OK1,A-S KT :WWS3@R ICKSKB. ,_-,) $$7 ,78 (( ):%(6%7 退化红壤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的土壤弹尾虫群落结构! 丁程成! 戴征凯! 李辉信! 陈小云! 成艳红! 周! 静! 张! 斌! 胡! 锋!!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 ) 摘! 要! 以退化红壤的侵蚀裸地、旱生性草坡、稀疏针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 种植被恢 复类型及常绿阔叶林(对照)为研究对象,对各类型植被的土壤弹尾虫群落进行了调查,共捕 获弹尾虫 亚目’ 科( 属,其中符跳属、类符跳属、小圆跳属等为优势类群) 应用个体密度、 类群数及多样性指数等指标,研究了植被类型对弹尾虫群落特征的影响) 结果表明:各项指标 以常绿阔叶林为最高,裸地最低,基本没有弹尾虫存在;旱生性草坡、稀疏针叶林、针叶林和针 阔混交林* 种植被恢复类型的土壤弹尾虫群落得到了一定恢复,但各类型之间土壤弹尾虫群 落没有明显差异,均处于恢复的早期阶段;+,-./01,234 指数显示,侵蚀裸地与顶级常绿阔叶林 的差异最大($5 %% ),其它植被恢复类型与顶级常绿阔叶林的差异也较明显,但各植被恢复类 型间弹尾虫群落的差异较小) 关键词! 退化红壤! 弹尾虫! 植被恢复 文章编号! #$$ #6%(( ($$7 )$(6$%(6$8! 中图分类号! 9#*! 文献标识码! : !##$%’( )’*$+’$*, - +..,#/.0% % 1,2*01,1 *,1 ). $%1,* 1--,*,%’ *,)’*0’% 3,2,’04 ’% ’(5,)6 ;= 0?@AB/C?@AB ,;: D?@AB/E-3 ,F G13/H3A ,0GI= J3-K/.1A ,0GI= L-A/?KAB , DGMN O3AB ,DG:= +3A ,GN P@AB (!##$%$ ’$()*+$( ,-. /-01*-2$-3,# 4+1$-+$( ,5,-6 1-% 7%*18 +)#3)*,# 9-10$*(13: ,5,-6 1-% #$$% ,!;1-, ) 8!;1- = 7 # /+#) ,$$7 ,78(( ):%(6%7) 9/)’*0+’ :Q32? 2?@ R@B,-R@R ,@R 4K3S4 KT @,KR@R U-,@ S-AR ( ),H@,3C V@4KW?3SK14 ?@,UK4- ( ), ! 4W-,4@ CKA3T@,K14 XKKRS-AR ( ),CKA3T@,K14 XKKRS-AR ( ),CKA3T@,K14/U,K-RS@-T V3H@R XKKRS-AR # $ ( ),-AR @Y@,B,@@A U,K-RS@-T TK,@42 (0Z )-4 2@42 KU[@C24 ,2?34 W-W@, 421R3@R 2?@ @TT@C24 KT Y@B@2-/ % 23KA ,@42K,-23KA KA 2?@ CKSS@VUKS-A CKVV1A323@4 3A R@B,-R@R ,@R 4K3S) : 2K2-S KT ( B@A@,- U@SKAB3AB 2K 4@Y@A T-V3S3@4 -AR 2XK 41UK,R@,4 X@,@ KU4@,Y@R ,3ACS1R3AB RKV3A-A2 2-H- 41C? -4 ?#(21,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