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溶液和胶体4学时
溶液和胶体(4学时)
本章要求:
1.掌握各种浓度的有关计算;
2.了解稀溶液的依数性及有关使用条件,熟练掌握有关计算,了解稀溶液通性的一些重要应用。
3.了解胶体溶液的基本性质,掌握胶团结构、组成。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及电解质的聚沉作用。
1.1 溶液
一、本节要求:
重点 掌握各种浓度的有关计算;
难点 掌握各种浓度的有关计算。
二、学时数:1学时
三、教学方法:
1.1.1 分散系的概念
分散系:2.分散质: 3.分散剂:
常见分散系
1.1.2分散系的分类
见书 p1 表 1-1
若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进行分类,则可以将分散系分为三类:
类 型 粒子直径/nm 分散系名称 主要特征 <1 真溶液 最稳定,扩散快,能透过滤纸及半透
膜,对光散射极弱。 单 相 系 统 胶体分散系 1~100 高分子溶液 很稳定,扩散慢,能透过滤纸及半透膜,对光散射极弱,粘度大。 溶胶 稳定,扩散慢,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光散射强。 多 相 系 统 粗分散系 >100 乳状液
悬浊液 不稳定,扩散慢,不能透过滤纸及半透膜,无光散射 1.2 溶液的浓度
1.2.1 物质的量及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的定义
1.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n):
摩尔(mol):是一系统物质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012kg 12C的原子数目相等时,其物质的量为1mol。1mol 12C所含的原子数,叫阿佛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其数值为6.02×1023。
1摩尔任何物质,均含有NA个基本单元。在使用物质的量时,基本单元应予指明,它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及其他粒子,也可以是这些微粒的特定组合。
其物质的量之间有如下关系:
n(KMnO4)= =5n(5KMnO4)
(3)摩尔质量(MB):符号为M,单位为kg·mol-1,常用单位为g·mol-1。
例如:1mol 12C的质量是0.012kg,则12C的摩尔质量M(C)=12 g·mol-1。
(4)物质的量的计算:
2.物质的量浓度及计算:
(1)物质的量浓度:
SI单位:摩尔每立方米(mol·m-3))1(HCl)= 36g m(H2O) = 64g d = 1.19g·mL-1 M(HCl)= 36.46 g·mol-1,
m2(HCl)== 428.4g
∵
∴
例1-2 用分析天平称取1.2346g K2Cr2O7基准物质,溶解后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定容,试计算c(K2Cr2O7)和。
解:已知
1.2.2 质量摩尔浓度
1. 质量摩尔浓度bB:1000g溶剂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称为溶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用符号bB表示。
单位为mol·kg-1。表达式为:
2.例题:
例1-3 50g水中溶解0.585gNaCl,求此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
解:NaCl的摩尔质量M(NaCl)=58.44g·mol-1
1.2.3 摩尔分数xi
摩尔分数xi: 。
对于双组分系统的溶液来说,若溶质的物质的量为nB,溶剂的物质的量为nA,则其摩尔分数分别为: xA+xB=1
对于多组分系统来说,则有∑xi=1
1.2.4 质量分数ωB
质量分数ωB:
1.2.5 质量浓度ρ
质量浓度ρ:用符号ρ表示,单位为g·L-1,
公式:
例1-4 在常温下取NaCl饱和溶液10.00cm3,测得其质量为12.003g,将溶液蒸干,得NaCl固体3.173g。求:(1)物质的量浓度,(2)质量摩尔浓度,(3)饱和溶液中NaCl和H2O的摩尔分数,(4)Na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5)质量浓度。
解:
(1) NaCl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 NaCl饱和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为:
(3)NaCl饱和溶液中
(4)Na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5)NaCl饱和溶液的质量浓度为:
作业:1-1,1-2,1-3,
1.3 稀溶液的依数性
一、本节要求:
重点 稀溶液的依数性及有关使用条件,水的相图;稀溶液的依数性有关计算。
难点 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有关计算。
二、学时数:2学时
三、教学方法:* x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