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省眉山2012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带解析)
2012年眉山中考物理试卷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入耳处减弱噪声 B. 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 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 D. 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一定是340m/s
考点: 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速;超声波与次声波;响度。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
(2)声音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与能量,超声波可以还可以测距或者定位等,声音还可以影响人的情绪;
(3)次声波是振动频率小于20赫兹的声波,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赫兹到20000赫兹;
(4)声速的大小因介质的性质而异.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为340m/s. 解答: 解:A、城市路旁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因为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频率小于20赫兹,是次声波,人耳听不到,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15℃空气中声速约为340m/s,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声音的应用,要知道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弄清声音的应用区别是解题的关键.
2.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手影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老花镜的镜片是用凸透镜制成的 C. 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虚像的原理 D.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考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光直线传播的应用;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手影是光直线传播形成的.
(2)老花眼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3)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来工作的.
(4)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解答: 解:A、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在手的后面形成了黑色的区域,就形成了手影.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老花镜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所以老花镜镜片是凸透镜制成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来工作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1)正确区分影子和像,影子是一个黑色的轮廓,无论虚像还是实像,都能看出物体的模样.
(2)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很相似,容易混淆,注意区分: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黄、青.
3.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 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 C. 水的凝固点是O℃ D. 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
考点: 沸腾及沸腾条件。 专题: 图析法。 分析: (1)由图象可知:AB段表示冰吸热升温;BC段是冰水混合物,是冰的熔化过程;CD段是水吸热升温;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
(2)熔化和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
(3)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同一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4)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一定增加,但是温度不一定升高. 解答: 解:A、图象中AB段表示冰吸热升温,而BC段才是冰的熔化过程;故本选项错误.
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是冰的熔化过程、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都要吸热,故本选项错误.
C、从图象上可以看出,冰熔化时温度一直保持在0℃,说明冰是晶体,其液态是水,水的凝固点是O℃;故本选项正确.
D、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加.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该题把晶体的熔化和沸腾图象放到一个坐标系中,考查了学生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考查的很全面.
4.刘翔在最近结束的上海田径l10m栏比赛中,勇夺冠军.在他比赛过程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起跑时,他用力蹬地,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他的跑鞋底有凹凸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C. 他超过其他运动员时,相对于该运动员是运动的 D. 冲过终点后,他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考点: 力作用的相互性;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惯性;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
(3)物体相对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关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四川临港国际农产品(食品)城基础施工方案正文.doc
- 四川2007年5年级语文第14单元第17节课_两汉经济的发展.ppt
- 四川凉山州2013 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doc
- 四川初中一年级第1单元第1课_十五夜望月.ppt
- 四川3名儿童扶老太被讹撞人 警方查明系老太敲诈勒索.ppt
- 四川医院甲亢.ppt
- 四川大学中华文化历史篇 考点.ppt
- 四川师范大学语文公共课考试笔记.doc
- 四川大学精品课程——中华文化(文学篇)——儒学文化与当代中国(第二讲).ppt
- 四川理工 战略管理 课件7.ppt
-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2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 四川省营山县回龙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12月检测试卷(含解析).doc
- 四川省绵阳市普明中学2014-2015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doc
- 四川省营山县回龙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12月检测试卷(含解析).doc
- 四川省资阳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doc
- 四川省资阳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doc
- 四川省资阳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
- 四川省昭觉中学高中化学选修5配套课件:蛋白质和核酸.ppt
- 四川省盐亭县城关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课件 (川教版).ppt
- 四年古诗词.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