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贵堂也是一个调节剂
论桂枝汤亦为调肝剂
05针七 叶涛
桂枝汤为伤寒开篇第一方,《医宗金鉴》誉其为“群方之冠”。孙思邈说:“桂枝汤,古称汤液之祖”。此种赞誉源于桂枝汤类方之多,治疗之广,诸如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当归四逆汤等等。《皇汉医学》中即言:“仲景之方,凡二百余首,其用桂枝者,殆六十方,其中桂枝为主药者,垂三十方,可见是方亦比他方变化为最多也。”桂枝汤一方,众家谓其调和营卫、气血、阴阳,一言以蔽之曰:外证得之解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洵非他方所可比拟者。
观古今众家似鲜有涉及桂枝汤对肝的治疗的观点,故本文我对桂枝汤能否调肝进行一些思考。对于此桂枝汤调肝与否,需要从肝的生理、治肝之法与桂枝汤及其用药两方面论述。
《伤寒论》第12条:“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桂枝汤仅此五味药,实际包含了两个基础方。一为桂枝甘草汤,“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桂枝、甘草两味药辛甘化阳以调阳;二为芍药甘草汤“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芍药、甘草两味药酸甘化以调阴。桂枝又得生姜之辛助阳,芍药又得大枣之甘而益阴。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云:“桂枝汤,和方之祖……桂枝、甘草辛甘化阳,助太阳融会肌气。芍药、甘草酸甘化阴,启少阴奠安营血……一表一里,一阴一阳,故谓之和”。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春天应肝,肝气以升发为顺,似春天般柔和。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肝风》中指出:“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全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肺金清肃下降之令以平之,中宫敦阜之土以培之,则刚劲之质,得为柔和之体,遂其条达畅茂之性,何病之有?”此文即“肝体阴而用阳”的内涵,体现了肝脏生理的阴阳之道,提示我们肝所升发之气与肝内所藏之阴血有着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正所谓:“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体会叶天士“肝体阴而用阳”的理论思想,对治疗肝脏疾病极为重要,这一思想指导我们在处方遣药时应极其重视两点,那就是:调肝之气机,养肝之阴血。此治肝之法在内经中早就蕴含,《素问·藏气法时论篇》曰: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此辛、甘、酸三味正是桂枝、生姜之辛,芍药之酸,大枣、甘草之甘;我以为桂枝、生姜、甘草之辛甘恰助木之升散,调肝之气机,芍药、大枣、甘草酸甘化阴养肝、柔肝之阴血,缓肝之急。
那么对于桂枝汤是否调肝剂的论证最关键之处在于桂枝能否调肝气,其次芍药能否柔肝阴。
古之芍药,今分赤芍、白芍,桂枝汤中用为白芍,故只论述白芍。《中药大辞典》: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本草崇原》:禀厥阴风木气而治肝。能调血中之气。《本草思辨录》:芍药十月生芽,正月出土,夏初开花,花大而荣,正似少阳渐入阳明,故得木气最盛。《本草经疏》:能泻肝家火邪。故其所主收而补。制肝补脾。《景岳全书》:故入血分,补血热之虚,泻肝之火实。《本草备要》:补血,泻肝,涩敛阴。泻肝火,酸敛肝,肝以敛为泻,以散为补。纵观诸家,芍药多为泻肝,敛阴,合甘草能和营血。逍遥散、四逆散等疏肝明方中皆用芍药,芍药用以治肝毋庸置疑。
桂枝,《神农本草经》称之牡桂,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桂枝气味辛、甘、温,此古今众家所共识,而至于归经众家不一。《本草求真》言其入心、肝。《本草经解》:桂气温,秉天春和之气,入足厥阴肝经。至于功效,《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气味具薄,体轻而上升行,浮而升,阳也”正合肝气升发上行之势,同气相求以疏肝气。《医林纂要》更是明言:“补肝泻肺。”《汤液本草》中说:“利肝肺气。轻薄者,宜入治眼目发散药。”肝开窍与目,此说也旁证桂枝功效不离于肝。众多医家中最明白的写着桂枝调肝的当属《长沙药解》:“入足厥阴肝。桂枝入肝家而行血分......善解风邪,最调木气,升清阳脱陷,降浊阴冲逆......入肝胆而散遏抑。”综上所述,我认为桂枝可以用来调肝气的,准确的说是助肝气升发、升散。
参看《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一书,辨肝脏病证文并方:小泻肝汤:枳实(熬) 芍药 生姜(各三两);大泻肝汤:枳实(熬) 芍药 甘草(炙,各三两) 黄芩 大黄 生姜(切,各一两);小补肝汤:桂枝 干姜 五味子(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去核,一方作薯蓣);大补肝汤:桂心 干姜 五味子(各三两) 旋覆花 代赭石(烧,一方作牡丹皮) 竹叶(各一两) 大枣(十二枚,去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