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最新医学科研信息 (2014年3月27日) 目 录 1、辅助化疗无助改善直肠 .DOC

最新医学科研信息 (2014年3月27日) 目 录 1、辅助化疗无助改善直肠 .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医学科研信息 (2014年3月27日) 目 录 1、辅助化疗无助改善直肠 .DOC

最新医学科研信息 (2014年3月日《柳叶刀·肿瘤学》期刊的研究表明,接受和未接受术前化疗患者的生存率结果相似。研究者称,对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试验中的22921患者的10年随访证实,术前放疗后给予以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化疗对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没有任何影响。 ? EORTC试验22921名患者中纳入1011例可经手术切除的T3或T4 M0期直肠腺癌患者。研究者将患者随机分配到四个治疗组——单纯术前放疗、术前放疗加化疗、术前放疗后给予辅助化疗以及术前放疗加化疗后给予辅助化疗。化疗疗程中包括氟尿嘧啶(每日350 mg/m2IV)和甲酰四氢叶酸(每日20 mg/m2IV)。对于术前化疗,给予两个疗程(在放疗的第1和第5周期间)。对于辅助化疗,给予4个周期,每3周一次。放疗方案为总剂量45Gy,照射部位为骨盆后壁,每次1.8Gy,治疗时间5周。? 结果显示,中位随访10.4年后,四个治疗组的总生存率无显著差异,范围为48.4%~51.9%。无病生存率也无显著差异,范围为44.2%~47.0%。多数复发发生于5年之内,远处转移和长期副作用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研究结论为,EORTC试验22921人中是否接受术前以氟尿嘧啶为基础的辅助化疗对患者的十年生存率无影响。 2、科学家揭示肾癌发病机制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基因组学与信息重点实验室刘江课题组与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在肾癌发病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揭示在低氧生理条件下,核蛋白SPOP的过表达和错误定位是引发肾癌的核心因素。相关论文近日在《癌细胞》杂志在线发表。 ? 肾癌是泌尿生殖系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3%,死亡率占癌症死亡的2%。目前肾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肾根治性手术切除,然而肾癌起病隐匿,往往缺乏早期临床表现。大约30%的肾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发生转移,并且肾癌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因此,急需深入探索肾癌发病的分子机制,找到肾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分子靶标。 ? 肾透明细胞癌是肾癌最常见的病理学类型,占肾癌的75%,SPOP是泛素连接酶E3家族成员Cul3与底物结合的桥梁蛋白,通过介导许多核蛋白的泛素化而促进它们的降解,从而参与调控细胞的多种功能。刘江过去的研究发现,SPOP在99%的肾透明细胞癌的肿瘤组织中过表达,而在对应的正常肾组织中表达很低,还发现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SPOP仍过表达,这说明SPOP是透明细胞癌的标记分子。 ? 该课题组的研究结果显示,核蛋白SPOP在肾癌组织中过量表达并错误定位在细胞质里。低氧微环境可以驱使过表达的SPOP蛋白在肾癌细胞质中大量累积。与核定位SPOP的促凋亡功能不同,胞质型SPOP能加速细胞增殖。此外,肾癌中SPOP还通过降解特殊途径来抑制细胞凋亡和促进细胞增殖,从而导致肿瘤产生。相反,敲除SPOP后能特异性杀死肾透明细胞癌,但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 ? 专家认为,该研究揭示了肾癌中SPOP的原癌基因功能,为SPOP作为潜在分子探针或药物靶标提供了线索,同时也为肾癌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3、基底节回路双向调控失神癫痫研究获新成果 最近,电子科技大学生命学院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尧德中课题组报道了关于基底节回路双向调控失神癫痫的最新研究成果。相关研究结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PLoS计算生物学》上。 ? 失神癫痫是儿童期起病的一种最常见的癫痫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突发性精神活动中断,同时在患者脑电图上多显示阵发两侧同步2-‐4Hz 棘慢波等痫状放电。 ? 传统观点认为,失神癫痫主要是由于皮层丘脑环路的非正常信息交互所导致,近期的电生理实验和影像学证据均揭示基底节可能对皮层丘脑环路产生的2-‐4Hz典型棘慢波具有重要调节作用。但至今为止,相关确切的神经调节机理尚不完全明确。 ? 基于解剖学结构连接,该论文成功地建立了皮层-‐丘脑-‐基底节神经场模型,其中重点考察了基底节黑质网状部对皮层丘脑环路所产生的典型2-‐4Hz 棘慢波的压制和调控。 ? 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人员发现基底节中黑质网状部神经元的发放活性对失神癫痫异常放电行为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从正常状态降低或升高其活放电性均可能有效地抑制典型失神癫痫放电的产生。同时,研究人员还阐明上述两种调节可能所具有的不同生物物理机制。这一结果首次提示人们基底节回路可能对失神癫痫具有双向调控作用。 ? 该研究成果不仅为失神癫痫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同时论文中所建立的模型在今后对其它类型癫痫以及帕金森等疾病的研究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4、一种化合物可引发癌细胞“自爆”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科学家发现一种化合物能使最具威胁的脑肿瘤——胶质母细胞瘤的细胞发生“自爆”,并通过小鼠实验进行了证实。该发现被认为开启了一种全新的癌症治疗机制,为其他类型癌症的治疗提供了思路。相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