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精品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定风波精品课件

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到儋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 苏轼的政绩 黄河泛滥,徐州城下水深二丈八尺九寸,苏轼禁富民出城,亲临城上,带领军民抗洪,夜宿于城上,筑长堤984丈,洪水渐退。苏轼防洪受到神宗奖谕。 为防洪水入徐州,修筑木岸,筑高徐州城。 筑苏湾堤。 首创监狱医师制度。 在武昌,上书太守要求禁杀婴儿,尤其是女婴。成立救儿会,救活婴儿数千人。 在惠州,向太守建议捐资修建惠州东、西两座铁索桥。 在惠州、儋州等地打凿东坡井,解决当地百姓饮水问题。 在儋州,传学与海南学子,其学生姜唐佐考中海南历史上第一个进士。 * 定风波 苏轼 《定风波》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在这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愤懑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却始终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这首《定风波》就表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境。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芒鞋:草鞋。“竹杖芒鞋”是失意潦倒、穷困下贱的标志。 骑“马”则是属于官运亨通的达官贵人之列。吟啸:吟诗长啸,表示泰然自若的情态。 2、吟啸:吟唱长啸,表示泰然自若的情态。 3、蓑:指雨具蓑衣。 4、料峭:形容春寒,如:“春寒料峭”。 5、向来:刚才,方才之意。 词语解释 时间: 地点: 人物: 雨 事件: 感觉: 1082年3月7日 沙湖道中 同行 、余 狼狈、不觉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词前小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上片 不要去听雨点子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这不会妨碍我一边舒适地吟诗、长啸,一边慢慢地走去。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比乘马还要来得轻便。这阵雨有什么可怕?任凭我的一生就在烟雨中度过吧! 翻译并找出上片主旨句 主旨句:一蓑烟雨任平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何妨”“吟啸”活现了抒情主体的泰然自若的心态。 作者用“莫听”二字表明自己的态度:从容处之,悠闲自在。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任”见出作者自若、自信的襟怀。 “竹杖芒鞋”表明自己被贬谪的处境,可是却比骑马轻快。自嘲的背后,隐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表现了作者旷达超脱的智者襟怀。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下片 翻译并找出下片主旨句 略带寒意的春风一吹之后,酒醒了,这时身上微微感到有些寒冷,刚刚自己还在瓢泼大雨中悠闲地走着,现在迎着的却是山后的斜阳了,回头望望刚才遇雨的地方,真是晴雨无常。回去吧,不管风吹雨打也好,阳光四照也好。 主旨句:也无风雨也无晴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具体落实小序中“已而遂晴”一句,这是眼前实景实写,也暗示对未来际遇的一种自信的预测。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只要经得起狂风骤雨的吹打,必然会有清风丽日跟着到来。这是作者在政治生涯中的心理体验。 顺和逆,穷和通,在智者的心目中,都是无所谓的。体现了作者超脱,旷达自适,但并不颓丧沉沦的态度。 《定风波》也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期的作品,记叙的只是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从中表述了作者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更寄寓了他对自己所遭受的政治打击的愤懑和故作旷达之情。 明确:这两句是说,虽然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而自己却像平时披着蓑衣在雨中行走一样坦然,一样毫无畏惧。在作者眼中,风雨交加也好,晴天丽日也好,都是没有什么差别的。结合作者当时的政治处境来看,他显然是用来比喻自己的生活遭遇和人生态度。 对《定风波》中“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应如何理解? 明确:在《定风波》中作者写了在一次出游途中遇到阵雨的经过。在突如其来的风雨中,作者没有雨具,却依旧手拄拐杖,脚穿芒鞋,吟咏长啸着从从容容地缓步行走。他把风雨看得很平常,觉得风雨交加的天气和晴朗天气并没有什么差别。作者实际上是以自然风雨来隐喻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