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概念、理论
2.1 什麼是理論? 理論(theory)是系統化所串起的相關陳述,用來解釋社會生活的特定面向,它是可以被驗證和精緻化(refine)的,但理論並非代表真理。 * 2.1.1理論的定義 1.理論由一相互關連命題(proposition)所組成的一個廣泛體系,而這些命題則與一些社會的運作有關。 2.所謂理論是一組有條理的命題,這些命題與行為或結構有關,而且在相當廣泛的範圍內均可適用,但不是放諸四海皆準。 * 2.1.1理論的定義 3.理論是一組相互關聯的構念(construct)、定義與命題(proposition)所組成,它們表現出對社會現象的系統觀,此系統觀表明了變數間的基本關係,而其目的則用來解釋、預測社會現象。 4.理論是科學的最終目的,所有其它的科學皆由理論而來。 * 2.1.2 理論的構成要素 1.概念(concept):概念是有關某些事件、事物(objects)、或現象的一組特性,它是代表事件、事物、或現象的一種抽象意義。概念是建立科學的基石。概念的來源,常常來自個人的經驗及觀察,任何一個人都會從類似的事物中歸納出一些獨立之共同屬性。 概念可分為三類:事物概念(如智商、滿意度)、物體概念(如人、軟硬)、及關係概念(如大小、高低)。 * 2.1.2 理論的構成要素 2.構念(construct):構念是被賦予一組具體語意之有意義名詞。為研究所創造或「發明」的抽象概念,具有多維度的特性、且不能直接測量。所以每一構念都是一個概念,但每一概念則未必是一個構念。在科學研究中,構念的界定,必須有理論上的意義,我們必須對意義本質下一構念的定義。(如工業化、互動、聰明) * 2.1.2 理論的構成要素 3.操作型定義:進行科學研究時,我們須定義構念的各個維度(dimensions),各維度中的概念也要定義成可操作的型態,以便能加以測量。易言之,操作化是將構念定義為幾個可測量之項目(概念),這些項目又可分為物理特性及高度抽象構念等二種。 4.變數:凡是賦予數值之符號,謂之變數。如工作滿意度、智商、身高、生產力、績效…。 * 2.1.2 理論的構成要素 5.命題(proposition) vs.假設(hypothesis) 命題是一個有關二個以上構念的敘述句,它們用一種有關係的型式將構念連結起來。命題旨在說明兩個或以上構念之間的關係,以關係的形式將構念加以連結,無法驗證。(如工業化程度與人際互動呈負相關) 假設是為實証所建立之命題,若將命題加以明確陳述以供實証之統計檢定,則此一命題謂之「假設」。 * 2.1.3 理論的性質 1.理論是由構念(construct)和命題所構成的 2.普遍性:理論具有高層次的普遍性及低層次的普遍性,例如,人類吃東西之研究中,「口腔行為」是屬高層次的普遍性,「嚼食動作」則屬中層次的普遍性,「吃飯」則屬低層次的普遍性。 * 2.1.3 理論的性質 3.理論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說(assumption) 之上。所謂”假說”是一組敘述用來描述有效情況下,此理論是可以應用的。這些敘述用來說明理論發展可應用的範圍及情境,它們並不需要經過檢定的。 4.理論不必有嚴格的實證對應,只需根據命題/假設加以驗證,沒有被推翻即可接受此理論。 * 2.1.4 對理論常見的誤解 1.一般人常將理論與實務視為對立的:其實理論是來自實務,它將事物特性觀念化、一般化、抽象化、知識化。換句話說,沒有任何果西比理論更實務的。 2.將理論視為規範性的哲學(what ought to be),其實不然。理論只是描述事物關係的特性,它是「what it is」而非「what ought to be」。 * 2.1.4 對理論常見的誤解 3.將理論視為真理(truth):其實科學家不是在建立真理,而是在追求真理的「方法」,理論只是暫時性的真理。 科學家建立的理論,即使是真理也是短暫的。誠如Kuhn(1970)所說:「真理並不適合成為科學的目的,而科學旨在創造真實(realities)」 。 * 2.1.5 理論的功能 1.理論基礎可累積前人研究的知識,並與目前將進行的研究做整合,以便對現象作更佳的解釋。 2.理論基礎可以連結研究者及前人的研究,以發展更成熟、更精緻的理論。 * 2.1.5 理論的功能 3.理論基礎可以提供研究主要構念及各構念之間關係的來源,使研究者能更深入地以這些構念來探討新現象。 4.理論基礎可提供研究者一個概念架構,以便組織整篇文章之理念;並且讓研究者發展其心智模式,以便詮釋整篇論文 *小结: 解釋現象、瞭解現象、預測行為 2.2.1 理論在研究上扮演的角色 1.理論代表研究的導向:理論可縮小研究範圍,給予研究的方向。 2.理論代表研究概念化過程。 3.理論代表研究的分類:例如,控制通貨膨漲就有二個學派,貨幣理論及市場供需理論。 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