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行为改变技术专题研究报告
行為改變技術專題報告
---逐步養成策略---
指導老師:蘇國榮教授
學生:施雅欣
班級:92級初等教育學系乙班
座號:8812018
目次
前言----------------------------------1
理論介紹----------------------------1
實務----------------------------------4
逐步養成之曲線圖(附圖一)-------9
省思----------------------------------10
結論----------------------------------11
參考書目----------------------------------11
研究策略:「逐步養成策略」的運用
壹、前言:
我跟的班級是中山國小六年仁班,剛接觸此班級沒幾次後,我就發現班上有一位小朋友很特別,他幾乎不講話可能一天講不到一句話吧!?連老師問她問題他回答時,也都是氣音而且回答字數不超過五字。小時候我也是一位相當安靜的學生,但我並不希望自己如此因為這樣很難擁有許多朋友,也很難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有時會覺得是位隱形人;因為和這位學生有一點點相同的經驗,因此我決定利用此實習期間對這位學生進行行為改變技術。
貳、理論介紹:
一、逐步養成策略
(一)意義:
馬丁和皮爾(Martin&Pear,1978)把「逐步養成」界說為:「於發展一項新的行為過程中,連續增強與終點行為有連帶關係的一連串反應,並逐步消弱先前發生而已不復重要的反應,一直到終點行為完善建立為止的有效學習歷程」。威爾遜與奧立黎(Wilson&OLeary,1980)說:「逐步養成是指增強逐漸接近一項終點行為的過程」。複雜的學科學習、社會性能力、及與工作有關得行為,都是由細小的反應累積而成,這樣的過程就稱為逐步養成。逐步養成是以連續增強與目標行為有關的一連串細小步驟來發展新行為,而非靜待新行為以最終面貌自行呈現。換句話說,在這個過程中,每個類似新行為的細小行為都受到增強。以適當的順序及細小的步驟將一系列相關而不同的行為組合在一起,是逐步養成的兩個要點。
(二)逐步養成的十個步驟:
一個成功的逐步養成訓練計畫大致包括以下十個因素:
以明確的語言界定起始行為與目標行為。逐步養成的第一個步驟是對起始行為與目標行為做明確的敘述。
指出對方目前所具有的最接近目標行為的行為。
增強目前的行為。即使此行為和目標行為僅有稍許相關也應該給予增強。
對那些和目標行為並無明確關係的行為應扣留增強物。給予增強物時應加以判斷,如果某一些行為和先前的行為相較,並不相當或更好,則不予增強。
增強那些更接近目標的行為,停止增強先前已增強而較不類似目標行為的行為。
當更加近似目標行為的行為以某種經常性開始出現時,應提高增強的標準。
繼續增強任一有關的新行為。
繼續控制增強物,不增強和終點行為無直接關連的行為。
提高增強的要求度,直到終點行為完全被建立為止。
增強所有的終點行為,直到此行為經常出現為止。
(三)逐步養成行為的方法
延長做某事的時間。延長行為的關鍵,是當某行為維持一小段時間後即予增強。慢慢提高標準,必須維持一段較長的時間後才能給予增強。
縮短線索出現後行為起動的時間。我們所要反應的線索往往來自其他人或週遭的事件。
增加行為頻率。
改變原來的反應形式。
增強反應的力量或強度。
(四)訂定逐步養成方案目標
在可能情況下,訓練者與被訓練者應共同建立目標。目標陳述要明確,在陳述目標時,要使用行為動詞。目標陳述中尚須包括成就標準。
(五)設計逐步養成方案
當你找到可塑造的行為並且在行為目標達成共識之後,便可開始設計執行的計畫。首先描述終點目標,其中必須包含情況、成就目標等。將整體行為所包含的要素有次序地加以分析,以便於教導的方法,就稱為工作分析。對被訓練者而言,工作分析提供較前一行為稍難的小步驟學習,以確保成功。對訓練者而言,工作分析的序列性,提供訓練者在訓練過程中明確可循的線索。
當你選擇行為目標並作了小步驟的工作分析,接下來就是選擇增強物,以便在每一小步驟、每一訓練做對時給予增強。所使用的增強物必須量少而夠效力,最理想而常用的是注意與認同(社會性增強物)。另外,切記增強物應緊隨著行為之後給予。
(六)引發初步反應
在你確定目標行為並且第一不有了清楚的定義後,卻可能遭受到行為一點也沒改變的命運。此時你應該示範開頭的動作,當我們示範動作時,應該演示怎麼做才正確。如果演示無效,可嘗試給予身體協助及增加教材協助。
(七)追蹤逐步養成的過程
在逐步養成的過程中,資料的收集方式視擬塑造的行為類型而定。下表提供五種不同的收集資料方式。
反應類型 方式(紀錄成就水準) 1.延長某個反應或某系列反應。 期間、反應的總時間。 2.減少反應產生前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