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金元全真诗词的文化心态
词 郭中华 张震英
学
研 论金元全真诗词的文化心态
究
金元全真诗词对于金元文学及道教文学 由游走中,表现出“出世而不怨世”、“入世而不
研究来说,都是一块不可忽视不可绕过的重要 恋世”的特点。
文学领域。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金元全真 (一)出世而不怨世
诗词研究依旧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金元全真 道教在仙道追求上,有“顺则成人,逆则成
道士,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道士群体, 仙”的说法。人若顺着人情追求名利,只能成为
其出儒入道,参悟、融汇儒、释、道三家思想之 世俗之人;若逆着人情寻求道法,则可成为仙
精髓,吸纳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进而形成了 人。所以修道者对世间人情持摒弃的态度,认
融通开阔的思想视阈与通脱不拘的文化视角。 为其阻碍对道法的体悟,因而选择“出世”的方
在对待社会与人生、安置内在自我中,全真家 式潜修心境,寻求道法。全真家深明此理,他们
展现出非同尘世的文化心态。诸如既出世又入 在寻求道法的征途中,首要的心理指向就是脱
世的文化心态;否定与超越的文化心态;自足 尘离俗,跳出尘寰,以“出世”的心态看待社会
与自适的文化心态等。这些心态指向均是他们 与人生。因此,“出世”也就成了他们诗词创作
对社会、自我及内在生命进行深层观照与解读 的一大主题。
后所作出的智慧标引。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全 王重阳在《和落花韵》一诗中表露情志说:
②
真家生命觉悟中的那份“不执”与“无待”。 “久厌世情名与利,素嫌人世是和非。”对世间
一、既出世又入世的文化心态 的人情名利深表厌倦,
对尘世的是非纠葛向来
全真教受中国传统道教及佛教的影响,在 嫌弃。这既是王重阳久历世情的深刻感触,又
对待社会的态度上,持“出世”一端。对于“出 是他对人生真谛的彻底觉悟。所以他以出世的
世”观念的继承,全真家有所扬弃。所扬者是 口吻相喧于世,以启悟来者,首开全真教以诗
“出世”的内在精髓;所弃者是“出世”的外在形 词传教、宣教的先河。马钰也有同样的觉醒,他
式。全真家在追求“出世”的境界上不再依重于 在《清心镜·弃家》词中云:“解名缰,敲利锁。爱
固步深山自封老林、与尘世老死不相往来的极 海恩山,一齐识破。弃家缘、路远三千,似孤云
端出世形式,而是注重心灵的超俗。所谓“意上 ③
野鹤。”马钰曾经拥有着富甲一方的资财,
号
①
有情山处市,心中无欲市居山。”只要心境澄 称 “马半州”,最终在王重阳的点拨下弃俗出
明,身居何处都是“出世”。同时,全真家又深悟 家。久居尘世的他,一旦醒悟,名利恩爱皆一齐
儒家思想之精要,在“出世”的同时又讲究“入 识破,抛弃俗缘,似孤云野鹤般悠游物外。可以
世”。但全真家的“入世”与儒家的“入世”却有 看出马钰跟随祖师出尘寻道的决心与意志是
着本质的区别。前者重在济世救人,追求的是 十分坚定的。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