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作总结 浅基坑砂卵石围堰振冲灌浆防渗技术研究
水电七局有限公司二分局
土石围堰气浆振冲注浆
防渗技术研究
2011年度结题验收工作总结
水电七局二分局
2011年11月30日
目 录
1 项目简介 1
2 课题意义 2
2.1国内为及行业内研究概况 2
2.2课题意义 2
2.3应用前景 2
3 研制人员投入情况 2
4 科研经费投入情况 3
5 土石围堰气浆振冲注浆防渗技术调研 4
6 项目实施情况 4
7 所取得的成果 4
1项目简介
甲米一级水电站工程位于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盐塘河干流甲米河上,取水枢纽位于盐塘河甲米村上游约5.3km,距县城约54.7km;厂区位于桃子乡跨棉村,距盐源县城约67km,距西昌市区约220km,盐泸旅游公路沿盐塘河于电站河对岸通过,交通方便。甲米一级水电站系具日调节功能的引水式电站,电站装机3×MW,设计水头m,设计引用流量m3/s。电站枢纽建筑物由首部枢纽、引水、厂区组成。拦河闸坝由泄洪冲沙闸及非溢流坝段组成,坝基置砂卵石上,最大坝高m,坝顶全长m。~依次为①卵石层3.85~6.35m稍密,地基承载力为0.48Mpa②细砂层厚2.16~3.41m,松散~稍密,承载力为0.14MPa~0.28Mpa③粘土层厚度8.94~12.67m,棕色,松散~稍密,渗透系数1.38×10-4~1.59×10-5cm/s承载力为0.125Mpa粘土夹碎石层⑤~⑦卵石层,地基承载力较高,⑧细砂层厚度3.14~6.55m,含少量卵砾石,稍密地基承载力较低,埋深30。基础置于第①卵石层上 姓名 职务 职称 专业 本课题
中分工 备注 1 唐勇 项目经理 工程师 水工 总负责 2 邓鹏 副经理兼总工 工程师 水工 技术总负责 3 范镇鸿 副经理 工程师 土木工程 经营管理 4 王建兴 副经理 工程师 水工 现场管理 5 胡忠良 副总工兼工程部主任 工程师 工程力学 技术负责 6 吴明 副总工兼质安部主任 助工 水工 质量负责 7 陈健 财务部主任 助会 财会 财务负责 8 李双林 物机部主任 工程师 工程机械 设备物资负责 9 李勇 工程部副主任 助工 水工 测量负责 10 姜明 工程部副主任 助工 水工 现场技术管理 11 唐雄 经营部副主任 助经 概预算 预算负责 12 范祖光 工程部副主任 助工 土木工程 现场技术员 13 蒲隆进 质检员 助工 交通工程 质检员 14 刘斌 技术员 技术员 水工 测量 15 张敏 技术员 技术员 水工 测量 4科研经费投入情况
本科研项目共投入科研经费110.52万元,其中2010年投入57.85万元,2011年投入52.67万元,预计2011年4季度科研经费投入347万元。主要用于研发活动消耗的材料、燃料费,研发人员工资以及新工艺规程制定费。具体资金投入详见下表:
2010 -2011年度 金额单位:万元 序号 费??用??项??目 金额 1 一、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43.43 2 1.材料 11.98 3 2.燃料 31.45 5 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的本企业在职人员费用 21.02 6 1.工资、薪金 21.02 24 八、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它费用 46.07 26 2.新工艺规程制定费 46.07 30 合计数(1+5+9+12+15+19+20+21) 110.52 5土石围堰气浆振冲注浆防渗技术调研
目前,采用气浆振冲注浆防渗技术进行围堰防渗,通过科技查新,国内无任何文献报道,无任何经验借鉴。
6项目实施情况
甲米一级水电站首部枢纽围堰气浆振冲注浆防渗已完成。
一期围堰(上游、下游、纵向围堰,围堰气浆振冲注浆总长240m)气浆振冲注浆施工2009年12月28日开始,2010年1月5日结束,工期9天。
二期围堰(上游围堰、下游围堰,围堰气浆振冲注浆总长180m,纵向围堰为浆砌石围堰)气浆振冲注浆施工2010年12月1日开始,2010年12月17日结束(12月5日~利用气浆振冲器的振动,对原土层进行扰动,重新组织土颗粒的排列方式,重塑土层结构。在振动过程中,不断喷射空气流、注入水泥浆,空气流对土体中原有的空隙及裂缝再次加大,形成浆液通道,同时借助空气流的搅动,使土层中的细小颗粒或腐殖质等在气流及浆液流的浮力作用下,溢出孔口而排出,通过浆液与土体间的凝聚作用,使加固土体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性和一定强度的柱状加固土,与土层组成复合地基以提高土体承载力,相互搭接成墙以降低土体的渗透性能
1
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