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上)-文学教育读本.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城市地理学 (上) 编者董原 目录 绪论 1 城市地域概念 25 城镇化 当代世界的潮流 53 城市形成发展的地理条件 128 1 城市地理学(上) 绪论 什么是城市地理学 (一)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自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以后,人类的存在一方面 离不开自然,更重要的是人类还要利用和改造自然以创 造自己的文明。从穴居到宅居;从逐水草而居到定居; 从分散的农村聚居到更为集中的城市聚居,人类已经历 了漫长的岁月。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物质劳动和精神劳 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市的 产生,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在西方,“文明” (二)城市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环境 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在地理环境这一 广阔的领域中,城市是一种相当特殊的地理环境。 城市占整个地球的表面积很小,但集聚了高密度的 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以美国为例,1980年366个城市 化地区,仅占美国土地面积的1.5%,但集中了美国61 %的人口(1.4亿人)。中国的城市发展水平还比较低, 特点却差不多。1988年我国434个城市,市区面积只占 全国的11.7%,却集中了全国人口的27.2%、运输总量 和零售商业的50%以上、工业产值的70%以上和几乎1 00%的高等教育设施,而这些工业、交通、商业、文教 活动实际上又主要发生在只占全国面积 0.13%的城市 建成区里。城市不仅是人口中心、经济中心,也是国家 2 城市地理学(上) 社会生活的中心。多数决定国家发展的决策是在城市中 作出的,多数社会变化开始于大城市,然后才扩散到较 小的城镇和乡村。城市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生产、 积聚和传播的中心,影响和联系的面极为广阔。令人遗 憾的是城市常常也是社会藏污纳垢的场所。 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的地方也是城市。城市 虽然不能脱离所在地域的地形地貌类型、气候类型、植 被土壤类型等地理背景,但是原来的自然环境面貌在城 市地域里已经所剩无几、面目全非。大规模的土方填挖 和建设已经改造了中小地貌,以水泥、沥青、砖瓦和各 种人工热源组成的人工下垫面,取代自然下垫面形成了 独特的城市气候,即便是公园、植物园、动物园中的自 然物也无一不受人工的控制。总之,城市是包括了自然 环境却又是以人造物和人文景观为主的一种地理环境。 人类对这一部分自然地域的改造影响深远,作用之大, 反过来通过影响自然界又影响到人类本身的生存。 城市是一种不完全的、脆弱的环境系统,是人类受 自然环境的反馈作用最敏感的地方。城市的人口永远不 能在狭小的生存空间维持。城市的复杂功能注定了它要 与外界发生十分密切的联系。包括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 能量如粮食、副食品、煤炭,甚至新鲜的空气和水分, 都主要靠外界输入。而城市的废弃物也必须输送到系统 之外。过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下沉;排放过量污染 物,触发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等,都说明城市某一个环节的不协调,主要受害的还是 城市。至于自然灾害或病菌肆虐一旦发生,则城市常受 到最惨重的损失。震中位于唐山市的1976年特大地震, 共计死亡24.2万人;1988年初的上海甲肝流行,使几 3 城市地理学(上) 百万人口的一座特大城市几乎处于瘫痪,都是十分典型 的例子。 城市又是一个极其复杂而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巨 系统。由于它是自然力与人类创造力共同作用的产物, 推动城市发展变化的因素,实在是太多、太复杂了。有 来自自然界的和人类自身包括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 和工程技术的因素,有来自城市内部的和城市外部的因 素。每个城市在共性之下又都形成了各自鲜明的个性。 因此,它们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难以预测。在 人类没有完全了解自然界和人类自身以前,也很难完全 了解城市,以及完全预知城市的理想未来。这并非宣扬 不可知论,只是说明只有真正把握住城市的上述本质的 特点,才能使城市的研究和规划,理性的成分更多一点, 更接近于实际。 城市地理学就以城市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作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