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护讲课.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电监护讲课

心电监护 急诊科 梁军 说在学习前的话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 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我们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 让我们坚守理想,让我们面对现实。 现代监护 现代监护 现代监护 现代监护 现代监护 现代监护 现代监护 现代监护 现代监护 床边生命体征监测 心电监测 动脉压监测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体温监测 体温监测 动态监测重症患者的体温,监测皮肤温度与中心温度及两者之间的温差,可判断重症患者的病情变化趋势。 血液温度:能准确反映中心温度,可在床边持续、动态监测。 鼓膜温度:鼓膜温度可表示脑内血流温度,可精确反映脑温。 直肠温度:直肠是测量中心温度常用的部位,主要反映腹腔脏器的温度。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常用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是利用光学法监测,与动脉血氧分压相关性较好。具有快速、动态、能连续监测的特点。 影响SpO2监测准确性的因素 1.外部因素: ①监测传感器部分脱落。 ②房间的亮度过高或监 测传感器与皮肤的粘合度差。 ③监测部位的过度移动。 2.监测局部循环血流: 3.监测局部皮肤因素: ①黑色素沉着--假性增高。 ②皮肤黄染--影响不大。 ③染甲或灰指甲--假性降低。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影响SpO2监测准确性的因素 4.血液因素: ①异常血红蛋白血症(如碳氧血红蛋白)--假性增高。 ②血液内有色物质(如甲基蓝)--可影响准确性。 ③血液中存在脂肪悬液如--影响监测的准确性。 ④贫血在红细胞压积>15%时不影响SpO2监测的准确性。 动脉压监测 动脉血压与心排血量和外周血管阻力直接相关,反映心脏后负荷,心肌耗氧和作功及周围组织和器官血流灌注,是判断循环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测量方法 1.人工袖套测压法 2.电子自动测压法 ①振荡测压法 ②指容积脉搏波法 ③动脉张力测量法 并发症 1.尺神经损伤 2.肱二头肌肌间隙综合症 3.输液受阻、指脉氧饱和度监测中断 动脉压监测 注意事项 1.测量前排尽袖带内气体;患者在躁动、肢体痉挛及频繁测量时所测血压值会与真实血压有很大误差;严重休克、患者心率小于40次/分,大于200次/分时,所测结果需与使用血压仪监测的结果相比较;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双侧肢体血压会不同。 2.选择合适的袖带。袖套偏小,血压偏高,袖套过大,血压偏低;袖套松脱时血压偏高,振动时血压偏低或不准确。肥胖患者使用标准宽度的袖套,血压读数偏高。 3.袖套包裹不能太紧或太松。 4.不要在进行静脉输液或有 动脉插管的肢体上捆绑无创血 压袖带。 动脉压监测 注意事项 5.血压计的零点须对准腋中线水平,应定期用汞柱血压计作校正,误差不可>3mmHg。 6.如果袖带捆绑的肢体与心脏不在同一水平,需要对显示的数值进行一下调整:肢体每高出/低于心脏平面1cm,需要在测得的血压数值上增加/降低0.75mmHg左右。 7.手工测量时放气速度以每秒2mmHg~3mmHg为准。快速放气时测得收缩压偏低;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主动脉狭窄、静脉充血、周围血管收缩、收缩压>220mmHg以及袖套放气过慢,易出现听诊间歇。 8.对于血压不稳定的重症患者不够理想,尤其是不能及时发现血压骤降的情况,需改用有创血压监测,并结合ECG、Sp02等监测项目加以判断。 心电监测 心电监测是重症监测的基本内容之一,通过监护仪持续监测患者心电活动,可以从中获得患者心电活动的变化情况,以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可能发生危及患者生命的恶性事件。 心电监测操作程序 1.选择功能适合的监护仪及其相关导线。 2.连接主机及各导线。 3.打开主机开关。 4.把各导线连于病人相应部位。 5.调整各监测参数及报警限。 6.记录所监测到的各参数数值及波形描述。(开启自动记录) 7.撤离时先把病人与各导线分开,再关主机开关,最后切断电源。 心电监测 心电监测 电极安放 心电监测 监测导联的注意事项 1.根据监测需要确定电极放置部位,并暴露一定范围的心前区以供作常规心电图及除颤使用。 2.充分清洁局部皮肤,必要时先剃胸毛,以使电极与皮肤接触良好(一般用酒精进行脱脂)。 3.为减少肌电干扰,电极勿放于肌肉较多的部位(如胸大肌)。 4.选择P波清晰的导联,同时QRS波应有一定的振幅(>0.5 mV),以触发心率计。 5.导线应从颈部引出,不要从腋下及剑突下引出,以免拉脱或折断。6.某些皮肤敏感的病人应注意电极片会引起局部皮肤发红、起水泡等,粘贴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因此应及时更换部位。 心电监测 主要观察指标 1.持续监测心率和心律。 2.观察心电图是否有P波,P波是否规则出现、形态、高度和宽度有   无异常。 3.观察 QRS 波形是否正常,有无“漏搏”。 4.观察ST段有无抬高或者降低,如有异常发现及时行床边十二导联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