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三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温故知新:;孔子 孟子 荀子 墨子;;; BC213年,始皇举行盛大宴会。博士(儒家)70人上前祝寿,仆射周青臣当面歌颂秦始皇完成统一的功德,博士淳于越(齐人)却建议始皇效法周分封子弟功臣,说:“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主张禁止诸生引证《诗》、《书》和百家语,以古非今——“入则新非,出则巷议”,诽谤朝庭,“惑乱黔首”,提出了“焚书”的建议,得到始皇的认可。当时所焚之书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统一前的列国史记;二是百姓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一律全部要焚烧。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如:有敢私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凡要学习的一律以吏(法)为师。严厉贯彻焚书令,使古代的文化典籍遭到极大的破坏。;鲁 壁 位于山东曲阜孔庙内。据说是秦朝时孔子第九代孙孔鲋藏《论语》等儒家经典的墙壁;儒学发展大事记;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西汉初年的“无为而治” 含义、原因、目的、表现、影响 二、董仲舒的新儒学 三、汉武帝的“有为而治” 1.背景 2.目的 3.措施:政治 经济 军事 思想: ;1、含义: “无为”就是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 2、原因: 客观原因:社会贫困,国力不强。 主观原因:吸取秦亡教训,缓和阶级矛盾 3、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 4、表现: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减轻田租;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 5、影响: ①积极:经过60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②消极:社会潜伏着危机,如:王国问题、土地问题、边境问题。;“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黄老之学;黄老思想的内容;;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楚;材料一: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请结合材料分析汉初为什么提倡“黄老之学”,实行“无为而治”?;材料一:“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边境)廪庾(粮仓)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计数)。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牸牝(母马)者而不得会聚。” ——《后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汉武帝即位时,西汉国库中积蓄了大量的粮食和钱财,国家势力相当雄厚,有条件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国家也存在土地兼并、商贾膨胀、王国问题、边境不宁等问题。 ——《中国古代史》;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匈奴威胁; 汉武帝为了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需要“有为”的政治思想作支撑,那么什么样的思想符合当时统治的需要呢?汉武帝开了论证会。当时各派纷纷发言,气氛热烈。;古代中国的治国思想有哪几种?;二、董仲舒的新儒学; “策”是一个长沙方言词,但在古代它也是一种重要的文体,如有董仲舒的《天人三策》、贾谊的《治安策》、苏轼的《教战守策》等。在此对“策”的正确解释是 A.古代回答命题者问题的一种文体 B.陈述某种意见和事情的一种文体 C.是臣下向皇帝分条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D.用委婉方式规劝上级的一种文体 【解析】答案A。B、C、D项对应的分别是“表”、“疏”和“谏”三种文体。;二、董仲舒的新儒学;阴阳五行学说;材料一: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 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材料三:“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董仲舒《春秋繁露》;2、内容:;三纲五常 君为臣纲──君臣义 父为子纲──父子亲 夫为妻纲──夫妻顺 【仁】──亲也。对人宽厚有爱心 【义】──事之宜也。为人正派,爱憎分明 【礼】──理也。待人彬彬有礼,行为端庄 【智】──智慧也。处事果断周密 【信】──诚信也。做人诚实稳重讲信誉;▼边境不宁 ▼诸侯王势力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土地兼并严重 ▼阶级矛盾尖锐;;3、评价:;重点回放;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不同:;三、汉武帝的“有为而治”;结合当时的形势分析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