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起的中 国企业(三)-文学教育读本.pdfVIP

奋起的中 国企业(三)-文学教育读本.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三) 主 编丝兩 目 录 文化:企业发展强烈而持久的底蕴1 挑战文化:勇于开拓、创新,敢于冒险、竞争39 中国正在新经济的浪潮中走向未来52 挑战集团规划着企业的未来 103 1 奋起的中国企业(三) 文化:企业发展强烈而持久的底蕴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管 理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以 及物质形态的总和。它包含的内容很多,如企业的价值 观、行为准则、制度与规范、文化环境等等。其中,价 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对企 业的成员产生影响,触发并形成创新行动。好的企业文 化应该有助于企业创新及创新行为的发生与维持,有利 于效率的提高和创新成果的取得。好的文化更应该是企 业发展强烈而持久的底蕴。 企业文化:企业的形象与灵魂 纵观当今世界,每个成功企业的背后都有一种经营 理念在支撑着它,这就是企业文化。美国的微软如此, 日本的丰田如此,中国的挑战集团也是如此……。可以 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1 大文化观与生产力 生产力总是伴随着思想变革、文化启蒙而向前发展 的。大文化观的出现引发了“文化生产力”的萌生。 这是新经济影响的结果。这是挑战时代发展的需要。 生产力理论有三个发展阶段:“劳动生产力”理论阶 段;“机器生产力”理论阶段;“文化生产力”理论阶段。 “文化生产力”理论不仅意味着社会生产力中有文化的 影响和作用,而且意味着社会生产力无论从过程还是从 2 奋起的中国企业(三) 结果亦或是从环境看都包含了大量的文化因素,以至于 文化成了左右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档次和品位的决定性力 量,使这种生产力成为“文化型”的生产力。我们只要 观察一下现代社会的发展,就可以看出,现代文化已经 不是单纯的意识形态。它正以日益增进的规模深刻渗透 到社会生产力之中,文化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 潮流。 现代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随着科技与文化的发展, 文化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强,社会生产力的 力量源泉已从“物质空间”转向“知识空间”,社会生产 力发展的关键已不仅是增加物质投入或资金投入,更重 要的是增加文化投入。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生产力”并不意味着文化与生 产力已经完全没有差别,这是一种误会。“文化生产力” 认为:在大文化观和大生产力观条件下,文化与生产力 已不再是互不相干的两码事,它们之间你中有我,我中 有你,相互包含、相互促进。所谓“相互包含、相互促 进”,一则指文化为生产力提供了一部分构成因素,一部 分运行环境,一种发展动力;二则指生产力为文化提供 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消费需求。 美国当代著名管理学家彼得斯在其名著《寻求优势》 中指出:成绩卓著的公司能够创造一种内容丰富、道德 高尚而且为大家所接受的文化准则,一种紧密相连的环 境结构,使职业的情绪饱满,互相适应和协调一致。他 们有能力激发大批普通职工做出不同凡响的贡献,从而 也就产生有高度价值的目标感,这种目标感来自对产品 的热爱,提高质量,服务的愿望和鼓励革新,以及对每 个人的贡献给予承认和荣誉。 3 奋起的中国企业(三) 1947 年,当时担任战后盟军太平洋战区总司令的美 国将军麦克阿瑟在日本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说,美国 文化是一个成年人的话,日本文化则只不过是一个年方 12 岁的孩童而已。”此言一出,日本朝野上下一片沉默, 作为被美国全面控制的战败国,面对这位趾高气扬的占 领军总司令,面对这种令人屈辱的“狂言”,当时的日本 人除了忍气吞声之外别无他法。 然而,在短短的数十年间,日本已从昔日一个百废 待兴的战败国一举发展成为世界上名列第二的经济大 国。日本的经济腾飞令世人瞩目,也给素有“金元帝国” 之称的美国以强烈的震撼。美国人以为,日本的奇迹一 定是由于日本企业界发明创造了许多理论方法,提高了 劳动生产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