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语诊所二
成语诊所二
“风雨同忧”语出韩愈《祖席二首》:“风雨苦同忧”,比喻在困难(风雨)中有着共同的忧患(苦同忧)。此语的重点在于“苦同忧”。“风雨同舟”语出古代谚语:“两雄不并立,何能风雨同舟?(两个强者是不能同时存在的,他们怎么能同时坐在漂浮于狂风骤雨之中的一条船上?)”此语比喻的是同心合力地共同渡过困难。 “风雨同舟”与“同舟共济”相同,意思都是同坐一条船渡过困难或渡过河去。如《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吴国人和越国人彼此敌对,当他们同坐一条船在河中航行时,遇上了风。如果他们相救,是很容易办到的)。”
“举足轻重”有两种理解:一是“一举足就影响两边的分量轻重,喻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关系全局”;二是“只要动一下,就足以改变两边的轻重分量,形容所居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可以影响全局。”这里“足”不是指“脚”而是指“足以”的意思。?前者根据《辞源》,后者根据《成语大辞典》。《后汉书·窦融传》的“今盖州有公孙子阳,天水有隗将军,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进行讨论。《窦融传》中的这段话,是汉光武刘秀给当时处在“蜀”(指公孙子阳、隗嚣将军)“汉”(刘秀)之间的窦融的回信,意思是说“将军你(指“窦融”)占据的位置很重要,在汉与蜀相攻的形势下,你有决定两方成败的作用,你稍微倾向于哪一方,都会产生重大影响。”这段话把两种译法放入“举足左右”都可以说的通。由此看来,这两种解释(也可以说是《辞源》和《成语大辞典》的意见)可以各自保留。因为我们今天已无法找到《后汉书》作者了,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只好承认“言之成理者就算对”!
“敬谢不敏”常常在“人们在向人推辞难于担当某件事或某项任务时”使用,意思是说“我恭敬地推辞此事(任务),原因是我太不聪明(无法担任或担负此事)。”当然“谢”确实有“推辞”这一义项,但在“敬谢不敏”中“谢”却不是“推辞”而是“道歉”的意思。“敬谢不敏”由于是“敬”与“谢不敏”组成的。“谢不敏”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赵文子曰:‘信,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是吾罪也。’使士文伯谢不敏焉。”这段话是赵文子听文伯汇报了子产说的话之后说的话,意思是:“‘子产说的对,我实在不好,竟然用徒隶住的地方来让诸侯住。这是我的罪过。’于是派士文伯去向子产道歉说明让诸侯住徒隶之所这件事是由于我们太不聪明造成的。”“谢不敏”既有“道歉”又有说明“自己无能”的意思,所以后来“敬谢不敏”就成为“推辞”事(任务)的谦词。
“相提并论”在使用时,意义有的用“同日而语”,有的则用“同年而语”。“日”与“年”的时间差距那么大,为什么两词语可互相代替用呢?原来这是因为词语的使用者在词语使用中都使用了“借代”的方法。“同日而语”是借“日”指“时”“同年而语”是借“年”指“时”。不管是“同日”还是“同年”其实都指的是“同时”。“同日而语”“同年而语”的字面义都是“同时谈论”,也就是“同样看待”从而引申为“相提并论”。“同日而语”语出苏轼《放鹤亭记》:“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此语的上下文说的是:有帝王身分的人连鹤这样清远闲放的善禽都不能爱好,爱好它甚至会亡国;然而山林隐居的人士,像酒那样能荒惑败乱人行为的东西对他们却不能造成伤害。这样看来,隐士的快乐与皇帝的快乐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呀!”今人亦常用此语对比两种人的情况。“同年而语”也是相提并论之意。语出贾谊《过秦论》:“与陈涉度长絜(xié)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六国和陈涉量长度大小,比较权势力量,是根本不能相提并论的啊)。”从使用频率来看,今天多用“同日而语”。如《子夜》四:“曾沧海一面走,一面观看那新发达的市面,以及种种都市化的娱乐,便想到现在挣钱的法门比起他做‘土皇帝’的当年来,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了。”即是。
“酩酊大醉”中的“酩”是形声字。篆文从酉(表示酒)名声。《说文·酉部》新附:“酩,酩酊,醉也。”《集韵·廻韵》:“酩酊,醉甚。通作茗。”用作联绵词“酩酊”本义为大醉,醉得迷迷糊糊。特别应提出的是很早以前没有酩这个字,借“茗”表示。“酩酊”写为“茗艼”。还有一种说法是“茗艼”即如今“懵懂”之音转。如《世说新语·任诞》:“日暮倒载归,茗艼无所知。”从此中“倒着躺着回来(倒载归)”以及“无所知”来看,“酩酊大醉”是确实是“醉得迷迷糊糊”不省人事了。另外从“酩酊”的另一个用例来看,与“烂醉如泥”比,似乎“被人扶着”尚能“行走”(如杜甫《留别公安太易沙门》:“江湖堕清月,酩酊任扶还。”)。而“烂醉”已“如泥”,说明人醉得瘫软在床上或地上已“拾不起个儿来”,即不能“行走”了,故两成语还是有所不同。
“金玉尔音”的字面义是:把你的消息音信当成金玉一样看待。语出《诗经·小雅·白驹》:“勿金玉尔音,而有遐心”。《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