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 讲 修辞手法运用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三 讲 修辞手法运用2

百世师教育2012年暑期小升初名校精英班讲义 编者 顿中祥 联系电话第十三讲、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口语交际 知识梳理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学习修辞常识的目的是为语言实践服务。首先能在语言中辨识各修辞方法,继而理解其适用效果;同时要会用这些修辞方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修辞方法又称修辞格。据专家研究,汉语修辞格可达70种之多,常见的有10多种。? 一、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二、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如:? 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②不要大锅饭。(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 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 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 三、比拟。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如:? 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拟物)? ②蜡炬成灰泪始干。(拟人)? 四、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如:?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③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 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 五、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如:?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六、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如:? ①满招损,谦受益。?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流水对)? 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扇面对)? 七、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如:?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八、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如:? ①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九、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如: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十、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如:难道中学老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装在套子里的人》)? 十一、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如: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设问是自问自答的。? 名校集训板块 1.下列成语或诗句各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填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莺歌燕舞( ) (2)口是心非( ) (3)沉鱼落雁( ) (4)光阴似箭( ) (5)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7)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 (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 (9)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 (1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2.对下列广告词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凤凰音响,音响凤凰。 ②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③只要您拥有春兰空调,春天就永远陪伴着您。 A.①比喻 ②引用 ③拟人 B.①反复 ②设问 ③夸张 C.①比喻 ②对偶 ③对比 D.①夸张 ②引用 ③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