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省邢台市高中历史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B课时训练 人民版必修2.docVIP

2017年河北省邢台市高中历史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B课时训练 人民版必修2.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河北省邢台市高中历史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B课时训练 人民版必修2

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B卷 能力提升 1.《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横于辕之前末曰槃,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乎轭也。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该农具是 A.耧车 B.耦犁 C.曲辕犁 D.翻车 2.《左传》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记载,郑国和鲁国不经周天子同意,擅自相互交换了枋田和许田。对此,周天子也只好默许。这说明 A.重农抑商政策确立 B.土地公有制形成 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井田制遭到破坏 3.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在上述地区 A.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B.铁犁牛耕是主要农耕方式 C.生产中普遍使用铁农具 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 4.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5.史籍记载,周朝在其867年的统治中,较大的自然灾害只有89次,发生次数较少;秦汉时期自然灾害明显增多,在440年中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375次,平均1.4年就发生一次。这说明( ) A.土地大量开垦不利于生态的平衡 B.国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有所下降 C.粗放式农业经营不利于环境保护 D.秦汉时期不重视天人关系的探求 6.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犁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的确立 7.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造成材料中“乡村里的人口……不太会有变动”的经济因素是( ) A.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B.中国农村封闭落后C.安土重迁观念的影响 D.宗法关系长期存在 8.据估计,宋明清的耕地面积分别为5.6亿亩、8.5亿亩、11—12亿亩。明清时,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称为“边际之地”。“边际之地”的增加( ) A.根源于古代人口的持续增长 B.反映农业的科技水平低下 C.导致水土流失经济发展停滞 D.体现了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 9.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芍陂 10. 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据此可以推知 朝代 秦汉 唐 宋 元 明 清 次数 375 493 874 513 5105 5344 频率 0.85次/年 1.7次/年 2.7次/年 5.31次/年 18.5次/年 19.9次/年 A. 明清政府治灾防灾能力降低 B.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 C. 明清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 D.农业生态治理环境逐步恶化 11.恩格斯说:“铁已在为人类服务,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所以它是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下列史实最能反映出铁的这种“革命作用”的是( ) A.促使牛耕技术得以推广 B.推动水利的兴修 C.出现著名的冶铁中心 D.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12.“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 A.自然经济的脆弱性 B.欧洲经济后来居上 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 D.小农经济的停滞性 13.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回答问题。 材料 表一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部分) 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