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
)
目 录
第四卷 1
第五卷 79
隋 文 帝 传
第四卷
杨坚对长孙晟说:“朕在当年便知将军必成大器,果
然都斤山一箭射
落双雕……如今又有三只大雕盘旋塞上,这回朕可
要亲眼看看你的箭法!”
隋开皇元年九月,朔风长驱南下,长安城摇枝扫叶、
掀瓦翻尘,它长鸣如塞上悲笳,使整个帝京充满肃杀之
气。
寝宫前殿,华灯初上,杨坚头戴介帻,身着便服,
独对案上拆开的羽激发愁。
皇帝当了八个月了。记得开皇元年二月甲子那一天,
周太傅宇文椿、大宗伯赵照两人乘象辂,备卤簿,持节,
率领百官到隋王府。宇文椿持节奉册,赵照奉玺绂入门
立于庭右,他和王府僚属立于庭中。宇文椿南向宣读册
书,代表周静帝恳切地要求杨坚称制,他北面再拜,声
称不愿奉诏,快要声泪俱下了。接着,德高望重的上柱
国李穆进喻朝旨,百官纷纷劝进,杨坚还是显出一副无
动于衷的样子。最后,宇文椿把册书硬塞他手中,他才
再拜受命,将策书交给高颎,又把玉玺接过来,交给虞
庆则,但后退到东阶。
这时,使者与百官不约而同北面朝拜,三呼万岁,
那呼声震得屋梁上的灰尘都掉下来。嗣后,他人幸临光
殿,着上衮冕,君临天下……这一切令他如醉如痴!但
事后回想,却犹如演参军戏一般。
然而,一登上临光殿,他就显得自然多了。他认为
1
隋 文 帝 传
这一切都是该得的,为了这宝座,他曾长期运筹,历尽
风险。
他还记得,宣帝临终时遗诏命皇叔监国,郑译、刘
昉矫诏引他入总朝政,都督内外诸军事。当时,皇亲国
戚觉察朝中有变,尉迟迥、王谦、司马消难相继起兵发
难。幸而事前采纳仪同大将军李德林的意见,以千金公
主远嫁为由,假诏召赵、越、陈、代、滕五王入京,控
制起来;否则如让他们各镇藩国,势必起兵与尉迟迎、
王谦、司马消难呼应,那就势成垒卵了。
上柱国尉迟迥虽是相州总管,但他是国家的驸马,
孙女又是周宣帝五个皇后之一,备受皇家宠任,太行山
以东各州的军队都听他调遣,号称有百万的勤王之师。
王谦、司马消难也拥兵十几万众。那时,战局变化万端,
高颎又在前方监军,运筹帷幄全赖智囊李德林。军书羽
檄,朝来夕往,一日之中,不下百数。李德林对各个战
场口授兵略,同时间让五六个书记记录内容迥异复杂万
端的军令,不仅文不加点,而且全不失误,着实叫杨坚
震惊。这使他想起周武帝平齐后召见李德林时的一句名
言:
“平齐之利,唯在于尔。”
人道燕赵多奇士,李德林堪称奇士中出类拔萃的人
物。他似乎不是站在地上,而是立于云端俯视齐、周两
个小朝廷的风云变化。早年,北齐朝廷并非不重用他,
但他看那小朝廷势在必亡,几番逃官,不为所用;嗣后,
周室也视他为国宝,他预感到北周的国律不长,便与杨
坚推心置腹,为杨坚潜移周鼎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