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洋务运动(二)-文学教育读本.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目 录 从求强到求富的转变1 创办电线电报业24 采煤工业的兴办和发展50 金属矿的开采与冶炼75 筹建铁路102 纺织工业的发展129 1 晚清洋务运动(二) 从求强到求富的转变 一、创办轮船航运局的目的和“公局”成立 洋务派求富活动正式开始,是 1874 年海防议起之 后,但其序幕却是1873年1月开办轮船招商公局时开始 的。因此,轮船招商局可看作是洋务运动从举办求强的 军用工业到举办求富的民用工业企业过渡性的一着。 为什么创办轮船招商局,这个问题要先从当时的轮 船航运背景谈起。 早在鸦片战后不久,即有洋商船只航行于沿海。1842 年英船“美达萨”号首抵上海;1844 年,怡和洋行派 “哥萨尔”号作香港、广州间的定期航行;1850年,大 英火轮船公司派“玛丽乌德”号开辟香港、上海间航线。 1853年美轮“孔晓修”号亦开抵上海。1858年《天津条 约》和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在五口开放之外, 又开了南至琼州、潮州北至牛庄、天津西至汉口等多处 为商埠。于是外轮得以直入长江、大沽口。各国闻风而 至,英、法轮船公司和在华洋行,纷纷自行其是地派轮 航行于各埠。60年代的10年间,外商在港、沪、津等 处设立的轮船公司,主要有:美国的旗昌,英国的会德 丰、上海拖驳、大沽驳船、太古洋行,以及英葡合营的 省港澳轮船公司、德国的美最时等等。到70年代,外轮 侵入的势头继续扩大和深入。揽载客货和槽运,剥夺大 利。这就出现如下情况:一是向之航行于江海的沙宁帆 船停业:咸丰年间沙船2000余只,到70年代初只剩400 只,因为它们不能与迅速安全和取价较廉的外轮争衡。 2 晚清洋务运动(二) 中国沿海内河航行权逐渐沦于洋商之手;二是原为中国 沙船、钓船所得的水脚,日益增多地流入洋商之腰包。 于是朝野上下乃有创办轮船航运以争回利权之议。 较早提出试办轮船航运的是商人吴南昌等人,他们 愿购轮船4艘,充运漕米之用,未果。1868年道员许道 身、同知容闳请求政府劝谕华商集资置买轮船,春夏承 运漕粮,秋冬揽载客货。两江总督曾国藩坚持轮船应以 揽载客货放在第一位,运漕放在第二位。他认为,漕运 应先尽沙船装运,其次才许用轮船。轮船主之所以要包 运全漕,是为顾成本;官则以先尽沙船运漕,“所以恤 疲商、念旧谊也。”商人们则认为曾氏之论虽甚正确, 但轮船“起办之初,贵在立脚坚定,又似非先办运漕无 以为体,继办揽载无以为用也。”这里说明,60年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