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代高层建筑底部共享空间发展趋向设计研究-建筑设计论文
中国月期刊咨询网
当代高层建筑底部共享空间发展趋向设计研究-
建筑设计论文
当代高层建筑底部共享空间发展趋向设计研究
赵明轩
摘 要: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带来了许多问题,而高层建筑底部开放空间的合理设计对减轻其负面效应具有积极意义。
一个成功的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不仅是建筑与城市良好的过渡,本身也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个有益的组成部分。本文
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高层建筑底部共享空间发展趋向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高层建筑; 底部共享空间;设计理念
一、高层建筑底部共享空间设计的发展
高层建筑的设计建设起源于19世纪初。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城市空间越来越紧凑,高层建筑因其高容积率
的优点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使用。尤其是近半个世纪来,世界各地城市建设迅猛发展,高层建筑已成为现代城市的
主要构成部分。
早期的高层建筑空间组织方式多为流线型,空间设计模式单一,缺乏个性,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缺少过渡区域,
在建筑的出入口经常会出现人流堵塞的现象,对城市的交通环境和居民的文化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不利于城市的
长久发展。如雷蒙•胡德设计的芝加哥论坛报大厦(芝加哥,1922 年,图 1),大厦由基座、中段和顶部三部分组成,
入口雨蓬位于人行道上方,人们从街道直接进入大厦,建筑与外环境之间几乎没有过渡区域。
现代高层建筑一般采用设置多个出入口、将底部空间架空等设计方法来扩大底部公共活动的空间。这样能使空间的组
织方式更为立体化,在一定范围内能够缓解人流堵塞以及建筑内部空间与城市交通的衔接问题。如著名建筑师诺曼•
福斯特设计的香港汇丰银行大厦 (图 2),其底部除电梯厅外采取了全部架空的方法,建筑底层为12米高大厅,
完全为公共空间,由此经过一对自动扶梯可直达主要营业大厅及中庭。
中国月期刊咨询网
对城市环境和谐的观念薄弱,很少进行底部开放空间的设计。90 年代后, 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各城市中高层建筑数
量和规模都是史无前例的。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高层建筑的设计开始注重建筑
与城市环境的关系,设计师也开始考虑高层建筑底部公共空间的设计。高层建筑底部开放空间这种能与城市交通和生
态环境相协调的设计模式在我国有了较大发展。
二、高层建筑底部共享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
现代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设计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两者尚未实现协调发展 1、高层建筑是城市交
通的重要汇集点和出发点,是人流、车流、物流的集散点。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使得现代城市中拥挤不堪的交通状况
日益严重。城市高密度发展所引发的交通矛盾已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而狭隘单一的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设
计便是造成这些 问题的主要原因。
2、 很多相邻的高层建筑之间缺乏必要的空间连续性,缺乏底部开放空间的设计。这便造成了这些高层建筑之间仅以
城市街道相连,城市公共空间无法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的同时也增加了城市的交通负荷。
3、 很多高层建筑对绿化的设计不够重视,高层建筑中几乎没有植物覆盖, 绿化率很低。随着高层建筑数量的日渐增
多,其绿化水平对整个城市绿化率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对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所造成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大量的
缺乏底部开放空间和绿地设计的高层建筑将进一步加速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
4、 气流碰到高层建筑,会形成风流从各个方向穿过建筑物。在建筑底部这种风流越发明显,除影响到附近的低层建
筑外,还会使大楼出入口处产生强大风流,使附近的人感到不适。
5、 很多高层建筑只注意突出个性,以外部造型的新、奇、特来吸引眼球,而忽略了与周围环境以及城市整体风格的
统一。奇特而毫无美感的底部空间设计,会使整个城市纷繁无序,建筑物与它的周围环境也失去了协调性,使人缺乏
亲近感。
三、高层建筑底部共享空间的设计理念
城市的设计正朝着系统化、立体化、开放化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高层建筑能在较小的空间范围里实现多种
功能,多元综合建筑应运而生。它必然会成为当代以致未来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主流。高层建筑底部公共空间的功能
也必然要求多样化、复合化。设计底部开放空间能够更好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全管理人员初复训考核试卷含答案.doc
- 多模态大模型在金融行业的实践和展望-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与大模型开发与应用.pdf
- 电子商务测试题+参考答案.docx VIP
-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卷(含答案).docx
- 数独的社交互动:与朋友一起挑战数独.pptx VIP
- 大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16”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警示学习教育.pptx
- 2017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pdf
- 医疗服务公司医疗旅游服务合作协议.docx
- 人工智能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山西大学《生物化学》内部题库练习期末真题汇编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