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 安全施工常用数据
爆破安全距离计算①
爆破中产生对人、设备、建筑物的主要危险有:爆破地震、空气冲击波、水中爆破冲击波、飞石、殉爆、有毒气体(炮烟)、噪音等,因此,必须做好安全措施,并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而且,为了防止杂散电流、静电、射频电引起雷管、炸药的早爆事故,亦应做好安全工作。
爆破地震安全距离计算
爆破地震安全距离计算公式
公式(一):
,m
式中:R—爆破地震安全距离,m
Q—炸药量,kg(齐发爆破总炸药;秒差爆破或微差爆破取最大一段药量;
K、a—与爆破点地形、地质等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可按表1-1选取,或由试验确定;
表1-1 爆区不同岩性的K、a值
岩性 K a 坚硬岩石 50~150 1.3~1.5 中硬岩石 150~250 1.5~1.8 软岩石 250~350 1.8~2
V—爆破地震安全速度,cm/s,即测定地点建筑物基岩质点的允许安全震动速度,根据《爆破安全规程》规定见表1-2
表1-2 爆破地震安全速度(V)值
建筑(构)物 V(cm/s) 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 1 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砖块建筑物 2~3 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 5 水工隧道 10 交通隧道 15 矿
山
巷
道 围岩不稳定有良好支护 10 围岩中等稳定有良好支护 20 围岩稳定无支护 30 公式(二):对于拆除控制爆破
,m
式中:K1—系数,K1=0.25~1,近爆源且临空面少时取大值,反之取小值。
K见上表,有资料认为KK1=7.06;a=1.36。
公式(三):爆扩桩头属于埋深较大而药量不多的深层爆破
,m;
式中:K—土质系数,软塑粘土K=5.2;可塑粘土K=3.8;硬塑粘土K=1.5;
安全临界振动位移值,可取0.75mm
公式(四):,m;
式中:K—系数,与岩土性质有关,见表1-3;
a—系数,与装药类型有关,见表1-4
表1-3 系数(K)值
岩土 坚硬致密岩石 坚硬破裂岩石 砾石、碎石 砂石 粘土 回填土 流沙、泥煤 K 3 5 7 8 9 15 20 注:装药在水中和含水土壤中时,系数值增加0.5~1.0倍。
表1-4 系数(a)值
爆破条件 微量或松动爆破 爆破作用指数,n 标准爆破 1.5 2 3 a 1.2 1 0.9 0.8 0.7 公式(五):
,m
式中:R—单药室爆破,或只考虑被保护地下巷道的最近药室时,药室至巷道的安全距离,m;
W—最小抵抗线,m
--爆破作用指数函数;
K1—与巷道破坏状态有关系数,K1=2(硬岩);K1=2~3(中硬);K>3(破碎性围岩)可参考表1-5。
公式(六) R=KQ,m
式中:R—爆破地震效应对地下结构物的影响距离,m;
Q—炸药量,kg;
表1-5 在不同的K1值时,爆破对巷道破坏的实际资料
编号 地质条件 巷道位置 K1 破坏情况描述 1 花岗片麻岩
节理发育 试验巷道终端,迎药包一侧
试验巷道拐角 1.76
3.1 崩落0.4m3,出现破裂隙
绿泥石夹层,有掉块 2 风化辉长岩 装药坑道在药包侧方
试验巷道,在药包下侧方 1.0
2.0 顶板冒落,清除后仍可使用
迎头有部分掉块,少量塌方 3 稳固的白云岩
磁铁矿 2×2.2m2巷道,药包前下侧方
3.5×3.5m2进路,药包前下方
药包前下方切割槽
药包前下方切割槽
采空场,药包下方
暴露面>800 m2 1.56
1.84
2.06
0.815
1.35~1.40
1.55 仅掉少量小块
夹层中高岭土塌落并有4~5cm宽裂隙
夹层高岭土冒落
大量矿石冒落
有较大冒落
有少量掉块 4 破碎粉砂岩 试验巷道 0.57 塌方0.3m3 5 药包下侧 2.78 硐室产生裂隙 6 中等风化石英
斑岩裂隙发育 水平观测硐,直径2.0m 1.42
2.0 沿全长有掉块、裂隙增加最大塌方2~2.5 m3,最大塌方0.5 m3,裂隙增加 7 片麻花岗岩 药包下方 1.73 硐壁垮方较多裂隙张开 K—与岩石性质有关系数,K=2~3(完整岩石、钢筋混凝土、混凝土等);K=4~5(砖、石砌筑井、巷、地道等);
公式(七),m;
式中:R—地面爆炸时爆源至测点距离,m;
Q—球形装药量(密度为1.5g/cm3,TNT),kg;
V—地面爆炸时产生冲击压缩波的质点垂直振动速度,m/s
公式(八):,m;
式中:R—爆破地震波作用下对无衬砌隧道的安全距离,m;
K1、a—岩石性质系数及装药衰减指数,见表1-6;
V—岩体质点临界振动速度,m/s;
当岩体处于弹性和弹塑性区时:
,cm/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