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精华文库——茶录》青少年读物.pdfVIP

《古典精华文库——茶录》青少年读物.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古典精华文库 茶 录 明·张源 著 茶录 ·1· 目录 茶录引……………………………………………………………01 采茶………………………………………………………………02 造茶………………………………………………………………03 辨茶………………………………………………………………04 藏茶………………………………………………………………05 火候………………………………………………………………06 汤辨………………………………………………………………07 汤用老嫩…………………………………………………………08 泡法………………………………………………………………09 投茶………………………………………………………………10 饮茶………………………………………………………………11 香…………………………………………………………………12 色…………………………………………………………………13 味…………………………………………………………………14 点染失真…………………………………………………………15 井水不宜茶………………………………………………………16 贮水………………………………………………………………17 茶具………………………………………………………………18 茶盏………………………………………………………………19 拭盏布……………………………………………………………20 分茶盒……………………………………………………………21 茶道………………………………………………………………22 茶录 ·1· 茶录引 洞庭张樵海山人,志甘恬澹,性合幽栖,号称隐君子。其 隐于山谷间,无所事事,日习诵诸子百家言。每博览之暇,汲 泉煮茗,以自愉快。无间寒暑,历三十年,疲精殚思,不究茶 之指归不已。故所诸《茶录》,得茶中三味。余乞归十载,夙 有茶癖,得君百千言,可谓纤悉具备。其知者以为茶,不知者 亦以为茶。山人盍付之剞劂氏,即王濛、卢仝复起,不能易也。 吴江顾大典题。 茶录 ·2· 采茶 采茶之候,贵及其时,太早则味不全,迟则神散。以谷雨 前五日为上,后五日次之,再五日又次之。茶芽紫者为上,面 皱者次之,团叶又次之,光面如筱叶者最下。彻夜无云,浥露 采者为上,日中采者次之。阴雨中不宜采。产谷中者为上,竹 者次之,烂石中者又次之,黄砂中者又次之。 茶录 ·3· 造茶 新采,拣去老叶及枝梗碎屑。锅广二尺四寸。将茶一斤半 焙之,候锅极热,她茶急炒,火不可缓。待熟方退火,撤入筛 中,轻团那数遍,复下锅中。渐渐减焙干为度。中有玄微,难 以言显。火候均停,色香全美,玄微未究,神味俱疲。 茶录 ·4· 辨茶 茶之妙,在乎始造之精。藏之得法,泡之得宜。优劣定乎 始锅,清浊系乎末火。火烈香清,锅寒神倦。火猛生焦,柴疏 失翠。久延则过熟,早起却还生。熟则犯黄,生则着黑。顺那 则甘,逆那则涩。带白点者无妨,绝焦点者最胜。 茶录 ·5·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