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不良反应原因及对策探究
中药不良反应原因及对策探究[摘要] 在中药的几千年应用中,经过历代医药学家对临床用药经验的不断总结,逐渐形成了包括寒、热、温、凉四性,辛、甘、酸、苦、咸五味,升、降、浮、沉以及配伍使用等理论,这些理论的诞生归根结底是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本文根据临床经验,分析中药临床不良反应,同时依据临床表现总结出如何预防中药不良反应之对策。
[关键词] 中药; 不良反应; 对策
[中图分类号] R28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1-119-01
有些商家打出“纯中药天然制剂,无任何不良反应”的广告,更使一些不明真相者错误地使用中药,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后果。随着中医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我们应该加深对中药的认识,并重视中药的不良反应研究。
1 中药临床不良反应
1.1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主要症状为口唇、肢体或全身麻木,眩晕,头痛,瞳孔缩小或扩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严重者可见烦躁不安、牙关紧闭、抽搐、惊厥、语言不清或障碍、嗜睡、意识模糊、昏迷等。引起这类反应的药物主要成分为强心苷、生物碱(雷公藤碱、莨菪碱)、皂苷等。
1.2 循环系统不良反应 主要症状为心悸、怔忡、胸闷、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心律不齐、心率过快或过慢、传导阻滞、心音减弱、血压下降或升高、心电图改变。引起这类反应的药物主要成分为强心苷(洋金花、万年青、夹竹桃)、乌头类生物碱、山豆根生物碱、蝙蝠葛碱、黄酮、皂苷、蟾酥类毒素等。
1.3 呼吸系统不良反应 主要症状为呼吸急促、咳嗽咳血、哮喘、呼吸困难、紫绀、急性肺水肿、呼吸肌麻痹或呼吸衰竭等。引起这类反应的药物主要成分为生物碱、氰类、硫化砷等。
1.4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主要症状为口干口苦、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嗳气流涎、腹胀、腹痛、腹泻、便秘、黑便、黄疸、肝区疼痛、肝肿大、肝功能损害、中毒性肝炎,甚至死亡。引起这类反应的药物主要成分为生物碱、强心苷、斑鳌素、益母草碱等。
1.5 泌尿系统不良反应 主要症状为尿量减少、甚至尿闭或尿频量多,腰痛、肾区叩击痛、浮肿、排尿困难或尿道灼痛,尿毒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实验室检查:尿中红细胞、蛋白管型氮质血症或有代谢性酸中毒。引起这类反应的药物主要成分为生物碱、苷类、黄酮等。
1.6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 主要症状为出血、贫血、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过敏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死亡。引起这类反应的药物主要成分为强心苷、黄酮、斑鳌素、狼毒等。
1.7 其他不良反应 包括眼、耳等五官损害,如视力下降,甚至视盲、复视、耳聋、耳鸣等。再如皮肤粘膜损害、内分泌系统紊乱等。
2 导致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
2.1 中药本身原因
2.1.1 毒性中药 有些中药本身含有多种毒性成分,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将所含的有毒成分释放出来,产生了不良反应。比如川乌、草乌、马钱子等,另外银杏、苦杏仁、斑蝥、雷公藤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
2.1.2 药物品种混乱 部分中药药典名称与地区习惯用名不一,“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现象普遍存在。因不同药物其性味归经不同,作用自然存在很大差别,稍有不慎就可能产生毒性反应[1]。
2.1.3 剂型不当 近年来中药提纯制剂快速发展,在取得了显著疗效的同时,由于对中药成分不能完全明了,也出现种种不良反应。有人统计2732例中药不良反应中,中药注射剂居第l位,有1156例。多种中药注射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板蓝根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柴胡注射液等、复方丹参注射液等[2]。
2.2 中药使用原因
2.2.1 剂量过大 中药药性中有“上品,中品,下品”之分,后更明确有“大毒、小毒、无毒”之分,医者应对有毒中药严格掌握用量,无论是中药饮片还是成药。据报道,给新生儿喂服六神丸过多,一次剂量超过10粒,甚至超过30粒,均于服药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2.2.2 疗程过长 有些中药使用时间过长,会使毒性成分在体内蓄积。如牛黄解毒片长期服用可引起汞中毒,有报道,人参虽有大补元益气之功,但长期过量服用,亦可引起腹胀腹满,食欲减退、失眠、易激动等症。
2.2.3 中西药不合理联合使用 随着中西医结合的深入,中西药合用也越来越多,但临床实践表明,有些中西药配伍会使毒性作用增强。有报道复方丹参注射液与低分子右旋糖酐混合静滴,导致过敏性休克等[3]。
2.2.4 给药不正确 因药房人员素质不齐,将制附子错给白附子,或用生姜代替炮姜,从而产生了不良反应。
2.3 个体差异
2.3.1 体质过敏 不同个体对中药的耐受程度区别很大,过敏性体质者更易引起药物过敏反应,这也是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
2.3.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100例.doc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52例.doc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临床治疗研究.doc
- 中医美容!问题肌肤自己解决.doc
- 中医美容理论基础及其技术应用.doc
- 中医药-民营医院品牌支柱.doc
- 中医药-让人欢喜让人忧.doc
- 中医药、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探究概况.doc
- 中医综合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doc
- 中医药专业微生物教学探析.doc
-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冲刺必刷卷.docx
-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逆袭破题卷1.docx
-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市政工程管理与实务》冲刺必刷卷 .docx
- 2025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计价》预习卷.docx
- 2025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预习卷.docx
- 2025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安装专业)》预习卷.docx
- 2025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土建专业)》预习卷.docx
- 2025年中级会计考试《会计实务》冲刺提分卷.docx
- 2025年中级会计考试《财务管理》冲刺提分卷.docx
- 2025年中级会计考试《财务管理》全真模拟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