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新生代华裔女作家及其作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美新生代华裔女作家及其作品

北美新生代华裔女作家及其作品摘 要:北美新生代华裔女作家指20世纪60-70年代出生在加拿大和美国的华裔女作家,刘绮芬、刘恺悌、张岚、伍美琴、邱静瑜、黄锦莲、拉丽莎,她们通过自己的感性体验以及知识积淀,对华裔身份认同进行着独特的思考:刘绮芬的自我书写,刘恺悌的意识流幻想,张岚的追寻原乡,伍美琴的协商对话,邱静瑜的边缘宽容,黄锦莲的文化沟通,拉丽莎,何舜廉的童话重写,体现出身在边缘的华裔不断超越、升华的身份建构策略。 关键词:华裔;新生代;身份 中图分类号: I06 文献标识: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0)08-0099-04 一、刘绮芬(Evelyn Lau) 刘绮芬于1971年出生于加拿大温哥华一个华裔家庭。刘绮芬因不满被同学耻笑和被父母责骂,在14岁那年离家出走。逃跑两年后,作者写出自传体小说《逃跑―一个出走少女的日记》(Runaway: Diary of A Street Kid,1989),记录自己的流浪生涯。此书一出版就引起轰动,成为加拿大最畅销小说,被翻译成十四种文字,还在1994年被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搬上荧屏,刘绮芬也于1990年被评为加拿大最具潜力女作家。1993年,刘绮芬出版短篇小说集《新女郎》(Fresh Girls,1993),通过边缘妓女的自我书写,来揭露性关系中女性受压迫的地位,1995年,她出版了长篇小说《另类女人》(Other Women,1995),描述一位年轻女画家费奥娜被中年有妇之夫雷蒙抛弃的感受。作品中通篇都是主人公回忆和幻想,弥漫着她爱而不能的苦闷和无所归依的挫败。在1998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选择我》(Choose Me ,1998)中则表达了对父亲形象的厌倦和对欲望男性的向往。此外作者还出版诗集《你并非你所说的那样》(You Are Not Who You Claim,1990)、《俄狄浦斯之梦》(Oedipal Dreams,1992)、《在奴隶房间》(In the House of Slaves,1994)和《最高音》(Treble,2005)等,表达边缘女性的压抑与反抗。其中《俄狄浦斯之梦》获1992年“总督文学奖”提名(Governor General’s Literary Award),《你并非你所说的那样》1992 年获“密尔顿柯恩人民诗歌奖”(The Milton Acorn People’s Poetry Award)。 二、刘恺悌(Catherine Liu) 刘恺悌于1964年出生于台北,四岁时随父母来到美国,1985年获得耶鲁大学学士学位,1994年获纽约城市大学法国文学研究博士学位,目前她在密尼苏达大学的法语和意大利语系任助教。《东方女孩想浪漫》(Oriental Girls Desire Romance,1997)是作者读研究生的时候写成。作品叙述无名的叙述者“我”,一位匿名的二十多岁的华裔女孩“我”刚从常青藤学院 (Ivy League school)毕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如儿时不公平的对待,与情人和朋友的冷漠关系以及对中国的文化冲突,而使她不快乐的因素却并没有得到解决。作品中的意识流书写使主人公的苦闷和惆怅更显得真实而又感伤。 三、张岚(Lan Samantha Chang) 张岚于1965年出生于美国威斯康辛州的阿普尔顿,父母在二战期间为逃避战火来到美国。张岚中学毕业后,进耶鲁大学攻读东亚研究专业,并获哈佛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后又进入爱荷华大学继续深造,获得美术硕士学位。毕业后她曾先后在斯坦福大学、沃伦(Warren Wilson College)、哈佛大学教授创作。张岚从小酷爱文学,28岁开始在《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犁铧》(Ploughshares)等杂志上发表作品,其作品还被收入1994和1996年度《美国最佳短篇小说选》(Best American Short Stories)里。2005年,张岚被任命为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主任,从而成为这个享誉美国的作家工作室成立七十年以来担任这一职务的第一位亚裔女作家。 作者到目前为止出版了两本小说。小说集《饥饿》(Hunger:A Novella and Stories,1998)由中篇小说《饥饿》和五个短篇小说组成,包括《饥饿》,《以水为名》,《难忘》,《鬼节夜》,《伞》,和《琵琶的故事》。作品讲述华裔家庭中两代人的矛盾冲突,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叛逆和回归。作品中大量象征意象的运用,使作品弥漫着乡愁的忧伤和矛盾的升华。此书一出版就好评如潮,作品获得一系列的殊荣,如“加利福尼亚图书银奖”(California Book Award Silver Medalist),“洛杉矶时报图书奖”(Los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