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神经节段取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doc

同神经节段取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同神经节段取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同神经节段取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摘要]目的:寻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疗法。方法:将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6例)与对照组(50例)。分别采用同神经节段取穴法与常规取穴法进行治疗,观察2个疗程与3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2个疗程愈显率与3个疗程治愈率分别为90.9%、74.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6.0%、32.0%,其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入组病例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 1.3 排除病例标准 ①年龄大于70岁;②治疗期间使用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或进行推拿等其他治疗者;③压迫马尾神经,出现马尾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者;④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者;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4 神经定位诊断 根据CT或核磁共振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神经定位诊断,主要参照潘之清主编的《实用脊柱病学》定位诊断方法。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1)主穴:在膀胱经背部第一、二条经线之间,根据神经定位诊断结果,取病变椎间盘相应的神经节段穴:L3/L5椎间盘突出取L3棘突下旁开约1.8寸;L4/L5椎间盘突出取L4棘突下旁开约2.0寸;L5/S4椎间盘突出取L5棘突下旁开约1.8寸。 (2)辅穴:L3/L4椎间盘突出,加曲泉穴,并可在膝内侧股骨内侧髁下缘按压酸痛处针1~2针;L4/L5、L5/SL1突出,加臀中穴,并可在臀部中心按压酸痛处针1~3针。 (3)阿是穴:在患侧椎旁、骶骨边缘及大腿外侧出现之酸痛点。 (4)操作:穴区常规消毒,采用夹持进针法垂直将直径0.30mm、长75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缓慢刺入,约进针60mm时小幅度提插,患者出现明显的酸麻胀感,并迅速传导至患侧下肢膝部、小腿或足部,如果没有针感,医者应调整针刺方向,直至患者出现强烈针感并向下肢放射,然后留针。 2.2 对照组 (1)取穴:常规循经取穴与局部取穴相结合,腰部华佗夹脊穴,臀腿部取秩边、环跳、殷门、委中、阳陵泉、风市等。 (2)操作:穴区常规消毒,委中、阳陵泉采用直径0.25mm、长40mm毫针,其余穴位均用直径0.30mm、长75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采用夹持或指压进针法直刺入各穴,提插捻转平补平泻,使局部出现酸麻胀等针感。 两组穴位针刺得气后,腰臀部选1~2对穴位,接G6805电针仪,采用疏密波或连续波,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时间20分钟,期间以TDP神灯照射腰部。每周治疗3次,7次为一疗程,治疗2个和3个疗程后分别进行疗效评价。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根据中华骨科学会脊椎学组腰背疼痛评定标准拟定。优(临床治愈):症状完全消失,脊椎侧弯纠正,恢复正常工作与生活;良(显效):症状大部分消失,偶有腰腿酸胀,脊椎侧弯基本纠正;有效:症状减轻,活动仍受限;无效:各种症状改善不明显。 3.2 治疗结果(见表2、表3) 由表2可见,经X2检验,两组间愈显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11.104,P0.01),提示治疗组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由表3可见,经X2检验,两组间治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20.606,P0.01),提示同神经节段取穴法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常规取穴法。 4 讨论 中医学认为,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历代针灸医家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许多有临床特效的腧穴。针对病情选择穴位是临床治疗的重要原则,穴位的选择与调整(包括定位、多少、深浅、组合等)是针刺治疗中确保疗效的重要环节。安玉兰等总结发现,现行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痛针刺治疗选穴规律大致分为3类:①循经取穴,常选用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的经穴,以委中、阳陵泉等多见;②局部取穴,如腰三针(即L3、L4、L5华佗夹脊)、臀三针(即环跳、秩边、新设)和腰阳关等;③其他取穴。 常规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多的取穴是华佗夹脊,笔者体会:①针刺夹脊时不易得到向下肢感传的针感,而针感的传导和治疗效果呈正相关;②针刺夹脊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王玉明等通过CT影像扫描定位,针刺夹脊时针尖抵达腰椎椎板,刺激了腰段的脊神经后支,局部出现酸麻胀感,如果要求有强烈的针感向下肢传导,针尖必须达到硬膜外间隙,因为蛛网膜与硬脊膜紧密相贴,稍有不慎极易误入蛛网膜下腔,造成意外。 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针刺时如出现强烈的酸麻胀感并向下肢放射时,患者针后疼痛即刻减轻,疗效明显优于针刺时只有局部的酸麻胀感而无向下肢放射者,遂有意识地进行神经定位诊断,确定病变椎间盘,摸索出位于脊柱正中线旁开1.8~2.0寸处直刺深刺更易获得针感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