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赏《故都的秋》(450字)作文
赏《故都的秋》(450字)作文
精选作文:赏《故都的秋》(450字)作文
正所谓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总是诗人,作家情感寄托的宠儿,且有“少女易伤秋,壮士易悲秋的”古风,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美文,毛泽东也曾伫立橘子洲头“看层林尽染,漫江碧透,鹰击长空,百舸争流。”
祖籍在南方的郁达夫,用思念拓出了一副第二故乡的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笔下“灰土上留下的一条条扫帚丝纹。”
正仿佛在古老的夕阳下,旧影重现,细腻又清闲,这丝纹肯定扫过了郁达夫的童年。所以,人们常说郁达夫笔下的作品是像他的名字一样深沉,凝重的。
再有便是在雨后的大街上“青布单衣或者夹袄的都市闲人”作者没有写著名的颐和园,香山等著名景点,却独钟情于这平凡的租屋生活,让我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黑布马褂,青布棉袍,蹒跚地……”同样的朴素的,却易动人心。
为了看这秋,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我想我们都已经明了。
我也想去看看这媲美江南柔美的北方秋意。
篇一: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公开课获奖教案
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一篇典型的抒情散文,作者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自己内心的“主观色
彩”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浑然一体,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
的落寞。作为散文鉴赏的起始课,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赏析本文秋景,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以及严谨呼应的结构。
3、学习鉴赏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
4、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