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替勃龙加阿伦膦酸钠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替勃龙加阿伦膦酸钠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摘要] 目的:观察国产替勃龙加阿伦膦酸钠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妇女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103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妇女口服替勃龙(2.5 mg/d)和阿伦膦酸钠(10 mg/d),治疗3个月。观察用药后骨密度的改变及不良反应。结果:腰椎椎体(L1~4)后前位骨密度于治疗3个月后复查较治疗前有非常明显的升高(P<0.001),平均升高率为2.4%~2.8%。股骨大转子骨密度3个月复查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 (P<0.001),平均升高率为2.3%~2.7%。产生不良反应有11例,8例为为上消化道症状,3例为阴道出血,未发生与药物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国产替勃龙加阿伦膦酸钠治疗妇女骨质疏松症,治疗效果满意且安全。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骨矿盐密度;阿伦膦酸钠;替勃龙
[中图分类号] R68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4(b)-079-02
替勃龙能够稳定绝经期妇女卵巢功能衰退后的下丘脑 - 垂体系统,这一中枢作用是来自替勃龙及其代谢产物所具有的多种激素活性(雌激素活性、孕激素活性及雄激素活性)的综合结果,抑制绝经后妇女的骨质丢失。阿伦膦酸钠是新一代的双膦酸盐,经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证实具有强力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预防骨量丢失、增加骨量和降低骨折发生率的作用,治疗剂量不引起矿化障碍[1,2]。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替勃龙加阿伦膦酸钠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效果与安全性。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病例选择:①年龄≥45岁,已绝经2年以上。②后前位腰椎椎体骨密度减低≤0.81 g/cm2,股骨大转子骨密度≤0.59(GE DPX-L骨密度仪)。腰椎解剖结构适于进行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量。③根据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无其他明显器质性疾病,排除使用可能影响骨转换、钙代谢和消化道刺激的药物。
1.2 方法
1.2.1 药品和服药方法替勃龙(北京紫竹药业生产)2.5 mg ,1 次/d,整片吞服,不可咀嚼,每天要求固定在同一时间服用。阿伦膦酸钠10 mg,1次/d,患者在清晨空腹服用,同时喝清水≥200 ml,服药后30 min内不能卧床,取坐位或站立位,防止药物停留在食道,引起对黏膜的刺激。至少30 min后才能进食。
1.2.2 随访时间服药前经骨密度测定进行筛选,并于服药后3个月随访,进行相应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服药顺应性监测。
1.2.3 测定方法骨密度值:双能X线吸收法测后前位腰椎椎体与大转子的骨密度。血尿常规和生化值在本院化验室完成。治疗前后均行胸腰椎正侧位X光片,进行前后对照。
1.2.4 统计学处理数据以(x±s)表示,治疗前后骨密度的改变用自身配对t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受试者一般情况
103例均服用替勃龙和阿伦膦酸钠3个月后进行骨密度测定。103例年龄为52~88岁,平均(67±6)岁;绝经年龄40~58岁,平均(49±4)岁;绝经年限2~40年,平均(13±6)年。体重(50±5) kg;身高(151.0±5.0) cm;体重指数(BMI)(23.6±2.6) kg/m2。
2.2 骨密度的改变
服药3个月后腰椎椎体(L1~4)后前位骨密度分别较治疗前平均增加2.4%~2.8%,较治疗前升高(P<0.001),股骨大转子骨密度平均增加2.3%~2.7%,较治疗前升高(P<0.001)。见表1。
2.3 安全性监测
血常规,血生化在治疗前和服药3个月后的复查,见血常规、谷丙转氨酶、白蛋白/球蛋白、胆红素、肌酐、尿素氮、钙、磷和钾、钠、氯、血糖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血ALP浓度在治疗3个月后为(78.4±36.1) IU/L,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01),但属正常范围。
2.4 不良反应
经临床判断服药期间发生胃部不适8例,阴道流血3例,胃部不适症状均轻度,短期自行缓解,阴道流血3例,停药后7~14 d流血停止。
3 讨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具有随着绝经年限延长及增龄而增高的特点。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主要以激素替代疗法,或者以饮食、运动来改善骨质量,预防骨折。对已经出现明显的骨密度降低合并或不合并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主要通过药物阻止骨吸收、缓解疼痛、保持体内钙平衡,以及结合物理治疗恢复机体功能。根据各种不同药物的作用原理,可分为阻止骨吸收和促进骨合成两大类药物:阻止骨吸收的药物有雌激素、降钙素和双膦酸盐;促进骨合成的药物有钙剂、维生素D和氟化物。治疗方案的确定主要根据个人病史、危险因素、客观检查的阳性结果和骨代谢的改变而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