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维柱教授治疗中风临证要点.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田维柱教授治疗中风临证要点

田维柱教授治疗中风临证要点[摘要]全国名医,针灸专家田维柱教授针术精湛,理论素养深厚,临证时擅长应用眼针,经验丰富。田维柱教授治疗中风病主张阴阳两经结合,眼针体针并施的处方原则;规范针刺操作,强调针刺效应的治疗理念;强调偏瘫的分期治疗,重视痉挛期的针刺调整。 [主题词]中风/针灸疗法;针刺疗法/方法;名医经验;针灸师 文章编号:0255-2930(2007)08-0609-03 中图分类号:R 249 文献标识码:A 田维柱教授早年师从于全国针灸名家彭静山教授研习眼针,得其精华并有所发扬,长期从事针灸临证,对内科常见疾患的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认识及独特见解。笔者侍师临证数载,接触了大量前来就诊的中风病患者,对田师治疗该病的思维理念及治疗方式感悟颇深,现就田师有关针刺治疗中风的临证经验做如下整理。 1 阴阳两经结合,眼针体针并施 中风病的针刺治疗,由来已久,历代名家对该病均进行过深究精探,摸索出许多成熟的经验,指导并参与临证治疗。田师对于该病的针刺治疗,认识精深,见解独到,有别于传统治疗方式。 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的治疗方式,随着见解的不同而临床各有侧重,对于中风病外风、内风、瘀滞、痰阻的认识以及息风、活血、益气、通络的方法始终左右着临床。但针刺治疗该病,历代医家以独尊多气多血的阳明经为多,手足阳明经始终是临证治疗时针灸师关注的重点,例如《针灸大成“阳证中风不语,手足瘫痪者,合谷、肩髑、手三里、百会、肩井、风市、环跳、足三里、委中、阳陵泉”“阴证中风,半身不遂,拘急,手足拘挛,此是阴证也。亦依治之,但先补后泻。”由此分析,当时医家对阳经诸穴情有独钟,上述治疗中风的针刺处方竟无一个阴经穴位。天津中医学院曾对古籍针刺治疗中风病的诸多处方进行统计,按照使用频率由高到低排序,结果发现使用频率最高的前10个穴位中,前9个穴位全部是阳经穴。 结合经验,田师认为中风之为病,多因体内阴液不足,水不涵木,风阳内动所致,阴阳失衡为其本质,单纯选取阳经诸穴,未免过于片面。根据“阴阳互根”“阴阳互生”的理论,只有阴阳两经结合取穴,二者兼顾,方为周全之处方。此外,患者肢体瘫痪,从康复学角度分析,为内外侧肌群失其平衡所致,依据经络循行分布的规律,阳经循行于肢体外侧,阴经循行于肢体内侧,单纯选取阳经诸穴,从取穴部位来看,显然缺乏整体观,根据腧穴所具有的局部治疗作用,选取肢体内侧阴经诸穴,亦为临证所必须。 田师临证针刺选穴,阴经与阳经取穴相结合,上肢不遂者,多配以极泉、天府、尺泽、孔最、神门等穴;下肢不遂者,多选择血海、阴陵泉、地机、复溜、三阴交、太溪等。上述诸穴与手足阳明经诸穴相互交叉选择,内外兼顾,标本并施,阴阳结合,相得益彰,操作时注意相关量学要素的掌握,使每次治疗均达到一定的刺激量,从而激发经气运行,行气逐瘀,养血通络,调整脏腑机制,促进局部肌肉被动运动,改善肢体不遂症状,达到疗疾除患的目的。 眼针疗法诞生于我院,使用至今30余年,以其卓越的临床疗效尤其是即刻效应享誉临床,广为患者接受。眼针的即刻效应多于针入穴区后立即显现,很多患者肢体不遂症状在接受治疗时即刻出现改善。但其缺憾是针刺效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衰减。而体针治疗中风病,其针刺效应的产生与眼针不同,实验针灸已证实,体针治疗中风病,脑血流的改善常常在进行针刺操作后20分钟左右,效果最为明显。由此可以看出,眼针与体针在对中风病的治疗过程中,其作用是相互弥补,相辅相成的。目前在我院,眼针与体针联合使用治疗中风病已成为常规治疗手段,依从脏腑取穴、循经取穴、三焦取穴及观眼取穴的取穴原则,根据患者不同的证型及临证表现,眼针的应用已非常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临证样本证实,该治疗手段的I临床疗效与传统的单一体针治疗相比,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2 规范针刺操作,强调针刺效应 针刺治疗以其手段的多样性长期运用于临床,体针结合各种微针疗法广泛地适用于临证治疗。但多年来,针刺治疗以其较为散乱的个体化操作,使其临证应用缺乏规范的、为业界认可的标准。同为1个穴位,在治疗同一种疾病时,不同的医生很可能采取的操作方式会有所差异,故临证治疗时较为繁杂,虽有各自的见解,但会使初学者感到茫然,从一定角度束缚了针灸治疗的普及性。 田师针刺治疗中风病,对常规体针腧穴的操作进行了细致的总结。例如能够疏通上肢经筋的尺泽穴,在治疗半身不遂时采取屈肘透刺的方式,使小臂产生抽动感,而非传统上的小臂伸直、直刺的方式进行操作;对于极泉穴,让患者端坐位,抬患者上臂暴露腋部,透刺的方式使上臂产生抽动感为操作规范;对于临床经常被选取的足三里,如果用以治疗中风病引起的下肢不遂,则经常采取斜刺的方式进行操作,如果下肢不遂较轻,可透刺承筋穴,如果下肢不遂较重,可透刺承山穴,而有别于常规以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