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针治疗急性胰腺炎及对患者肠道通透性影响
电针治疗急性胰腺炎及对患者肠道通透性影响文章编号:0255-2930(2007)06-0421-03
中图分类号:R246.1 文献标识码:A
[摘要]目的:探讨电针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予以抗感染、抑制胰腺分泌、改善微循环、胃黏膜保护剂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电针治疗,穴取足三里、上巨虚、公孙、太冲、悬钟,每日2次,共针刺3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a)、乳果糖/甘露醇比值(L/M)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优于对照组的76.3%(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具有持续的上腹绞痛、呕吐等典型的临床表现;②血清淀粉酶明显升高,平均为1856IU/L;③腹部B超或增强CT示胰脏肿大、周边渗出或坏死。
2 治疗与观察方法
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予以抗感染、抑制胰腺分泌、改善微循环、胃黏膜保护剂治疗,均不给予影响胃肠动力药物。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每日接受电针治疗。取穴:足三里、上巨虚、悬钟、公孙、太冲。针刺得气后,接KWD-808工多功能针灸治疗仪,选用连续波,频率4Hz,强度以病人耐受为度。每次60分钟,早晚各1次,共治疗3天。
2.2 观察项目
(1)血液检测指标:一氧化氮(NO)测定采用硝酸还原酶法(试剂购自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内皮素(ET)测定采用鲎试剂耦氮显色法定量测定(试剂购自上海伊华临床医学科技公司);肿瘤坏死因子(TNF-a)采用ELISA法(试剂购自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2)尿中乳果糖与甘露醇排泄率的比值(L/M)测定:采用带有特殊电化学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PED)。患者禁食水后10小时,给予口服或胃管内注入糖探针(乳果糖甘露醇混合液50mL,含乳果糖10g、甘露醇5g),留取口服糖探针后6小时尿液,计量后留取20mL,防腐保存。
2.3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表示,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及£检验。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无异常体征,CT或B超检查胰腺正常;有效:症状消失,血清淀粉酶较治疗前降低;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血清淀粉酶高于正常,有胰瘘形成,甚至死亡。
3.2 治疗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2)肠黏膜通透性:据文献报道,正常人群L/M比值通常为0.026±0.006。本次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治疗前L/M值均高于正常值,组间差异不显著;治疗3天后两组患者L/M值仍有增高,但治疗组增高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血浆ET、NO、TNF-d:治疗前两组ET、NO、TNF-a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3天后两组ET、NO、TNF-a仍在升高,但治疗组的升高幅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4 讨论
肠黏膜屏障作用的研究有十几年的历史,一般认为,肠黏膜屏障由机械屏障、免疫屏障、生物屏障、化学屏障4部分构成。肠黏膜屏障在创伤、感染、休克等应激状态下,肠道通透性增加,大量内毒进入体循环,引发内毒素血症;内毒素血症反过来又进一步使肠道通透性增高,引起细菌移位、肠源性感染,诱发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在肠黏膜形态学出现明显变化之前,肠黏膜通透性增高已经发生,故肠黏膜通透性增高可反映早期肠黏膜的损伤。通过监测肠黏膜通透性,可以有效掌握肠源性感染的发生。同时尽早采取影响肠道通透性的干预措施,对早期控制肠源性感染、改善AP的预后非常重要。
在急性胰腺炎的早期,患者血浆中ET明显升高,大量内毒素入血后,激活体内多种炎症介质如TNF-a、NO。病理状态下,NO过度生成,高浓度的NO可通过异化或破坏细胞骨架纤维肌动蛋白、抑制三磷酸腺苷(ATP)生成、扩大细胞紧密连接等,引起肠上皮通透性增高。此外,NO引发的过量氧化剂,抑制线粒体功能而引起DNA分裂及细胞凋亡,使肠上皮出现短时裸区而引起肠屏障功能减退,易于细菌移位。近年来研究发现,TNF-a不仅能引起肠黏膜通透性增加,而且可增加小分子物质的细胞跨膜转运。AP患者禁食和胃肠动力减弱都进一步加重细菌的产生和肠黏膜的损伤。
本病属中医学“呕吐”“胃脘痛”“腹痛”的范畴。胃为五脏六腑之本,以通为用,以降为顺,治疗以通降胃气为主。针灸对胃肠道的良性调节作用早已被实验及临床实践所证明。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运用针灸治疗都取得很好疗效。大量动物实验证明,针灸对胃肠黏膜有明确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是多方位的。针灸抑制肾上腺素能神经对肾上腺素的释放,也抑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pdf VIP
- 中考现代文阅读——邓宗良《母亲的叶搭饼》.docx VIP
- 2025年防火涂料项目深度研究分析报告.docx
- CDS2.XwithHPLC操作说明资料.pdf VIP
- Python数据分析及应用 课件 第3、4章 程序的控制结构、函数.pptx
- 2025村道生命防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 我国隧道盾构掘进机技术的发展现状.doc VIP
- DBJ50_T-460-2023 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数字化企业评价标准(OCR).pdf VIP
- 食材采购配送服务以及售后服务方案.pdf VIP
- 2025年国考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省级与地市级合卷)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