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党项羌族世纪我国青藏高原的古析支地公元
党 项 羌 族
公元 世纪至 世纪,我 国青藏高原的古析支地
区 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河 曲一带 兴起 了一个新
的民族 党项族 。
党项族是从我 国古代羌族 中派生 出的一支 ,史书上
称 他 们为“党项羌 ”。
羌族是 中国古代一个历史悠久 的古老 民族 ,他们长
期生 活在 中 国的西部地 区 。到 东汉 时 ,羌 族 已发展 到
多个部落 。他们逐水草而居 ,部落之 间互不联系 ,
各不统属 。他们 的活动范 围主要 以今青海海晏县西为 中
心 ,南到今 四川雅安县 、广汉县 ,西北接今新疆鄯善县、
吐鲁番县 。魏晋 以后 ,羌族逐渐衰弱 ,有 的被吐谷浑所
征服 ,有 的逃往 四川西部的深 山野谷
之 中,有 的从青海进入西藏。
隋唐时,党项族居住 的范围逐渐
扩展到今青海河 曲至 四川松潘一带的
西夏王陵石雕力士碑座 草原山岭 中,势力范围一度达到新疆
帕米尔高原 。据 《隋书 党项传》记载 : “东接临洮 (今
甘肃岷县 )、西平 (今青海西宁),西拒叶护 (今新疆于
田、龟兹、焉耆一带),南北数千里,处山谷间。” 《旧
唐书 党项传》也记载 : “其界东至松州 (今四川松潘 ),
西接 叶护 ,南杂春桑、迷桑诸羌 ,北连吐谷浑 ,处 山谷
间 ,亘 三 千 里 。”
西 夏 王 陵三 号 陵
党 项 人
“党项 ”一词 ,最早见于 隋代 的史书 。 “党项 ”是
中原汉族对这个少数 民族 的称谓 ,吐蕃族称党项为 “弭
药”,党项人也 自称 “弭药”或 “弭人”,北方突厥则称
他们为 “唐古特 ” 。西夏辞书 《文海杂类》对
“蕃”字的解释为: “此者党项也,弭药也,番人之谓。”
西夏谚语集 《新集锦合辞》中一开始就有两句 : “夏 国
辩才数不尽,弭人谚语说不完。”也有西夏学专家认为,
“唐古特”实际上就是 “党项”一词的译音。
“党项 ”的含义是什么 ?西夏学专家对此 的解释不
相一致。有专家根据藏语发音判断为 “高寒平旷之地”,
有专家认为是 “荒野 ”或 “二水之交 ”的意思;有 日本
学者认为是 “广大草原 ”、 “野蛮人 的原野 ”之意,他
们 中也有人认为党项人 自称 “弭药 ”是 “黑色 的党项 ”
之意 。尽管专家们 的看法不尽相 同,但它们从不 同侧面
反映了党项族 的起源 。
党项人居住在水草丰美 的山谷草原 ,过着原始游牧
民族 的狩猎 、放牧生活 。他们 以血缘为纽带组成 氏族 ,
氏族之 内以姓 氏为名 ,划分为八个部落 ,通常人称 “党
项八部”。这八个部落是:拓跋 氏、细封 氏、费听氏、往
利 氏、颇超 氏、野利 氏、房当氏、米擒 氏。
党项八部 中,每一姓 氏又分为许 多小部落 , “大
者万余骑 ,小者数千骑 ”。各部落 “三年一聚会, 杀 牛
羊 以祭 天 ”。
党项族八个部落 中,以拓跋 氏最为强大 。它也就是
后来西夏王 国的先祖。
党项部落 的名称 ,有 的是 以首领 的姓名作为部落名
称 的,也有 的是 以居住地作为部落名称 的。据 《宋史
周美传 》记载 : “夏人 来寇 ,美迎 击 于野家店 ,道 北
至拓跋谷 ,大败其众 。”文 中所说 的 “拓跋谷 ”,显然
与党项拓跋部族有关。
党项人皮肤黧黑,牙齿雪 白,眼睛深陷,身材高大。
他们喜欢剃发、穿耳戴环 ,穿毛毡 、毛布和兽皮做 的衣
服、皮靴,住毛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