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营口市1985~2007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研究
营口市1985~2007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研究[摘要] 目的:分析营口市1985~2007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为制订细菌性痢疾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营口市1985~2007年23年间疫情报告统计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营口市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细菌性痢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7~9月份发生病例最多,占全年发病总数的72.64%;男女性别比为1.38∶1;职业分布以工人和儿童为主。结论:加强夏秋季节疫情控制,能够有效降低细菌性痢疾发病率。
[关键词] 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R181.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6(b)-120-02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bacillary dysentery during 1985~2007 in Yingkou ZHANG K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Yingkou, Yingkou 11500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bacillary dysentery during 1985~2007 in Yingkou.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for bacillary dysentery cases that occurred in Yingkou during 1985~2007. Results: The annual average incidence of bacillary dysenterydecreased. The disease had an obvious seasonal incidence peak in summer and fall. Most cases occurred from July to September, accounted for 75.93% of the total cases. The ratio of male to female was 1.38∶1; worker and children were the majority. Conclusion: We 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bacillary dysentery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n summer in order to reduce incidence of bacillary dysentery.
[Key words] Bacillary dysentery; Epidemiology; Analysis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我国法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具有发病率高、传染性强、流行范围广等特点,是影响居民身心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了解营口市辖区内细菌性痢疾的流行趋势和特征,对细菌性痢疾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营口市1985~2007年细菌性痢疾的疫情报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细菌性痢疾疫情资料来源于营口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疫情统计年报表及疫情资料汇编。人口资料由营口市统计局提供。
1.2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85~2007年细菌性痢疾发病情况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疫情分析
2.1 流行概况
1985~2007年全市共报告细菌性痢疾病例29 20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8.15/10万,死亡6例,死亡率为0.014/10万,病死率为0.02%。1985年报告发病率最高,为284.33/10万,2006年报告发病率最低,为6.91/10万(图1)。细菌性痢疾的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分年度细菌性痢疾报告发病数占年度法定传染病总病例数的构成比平均为20.58%;其中1986年最高,为72.06%;1999年最低,为2.32%(表1)。
2.2 季节分布
细菌性痢疾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1985~2007年每月均有病例报告,6月份病例数开始上升,7、8、9 月达到高峰,10、11月病例数略低,7~9 月共报告21 215例,占全年总病例数的72.64 %。见表2。
2.3 人群分布
各年龄组人群均有发病,0~5岁年龄组和20~40岁年龄组发病较多,共17 984例,占总病例数的61.58%;男16 953例,女12 252例,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38∶1;各职业人群均有病例报告,以工人(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