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治疗老年性便秘体会.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补中益气汤治疗老年性便秘体会

补中益气汤治疗老年性便秘体会【摘要】老年性便秘可见各种急慢性病中,是以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伴有大便干燥硬结,排出困难,排便后有残留感或不适感为主诉的一种病症。便秘多年,大便数日未行,痛苦难解,神疲倦怠,临厕努挣,气短汗出,舌淡苔白脉细弱。证属脾肺气虚,清阳不升,推动无力。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老年性便秘 补中益气汤是金元时代李东垣《脾胃论》中著名的方剂之一,具有调补脾胃,升阳益气的功能。用于治疗劳倦内伤、气虚发热、脾虚下陷、中气不足等证奏效甚捷,为历代医家所推崇。笔者(1989年参加工作)20多年来运用本方随证加味对内科表现以中气不足为主老年性便秘32例进行异病同治,收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2例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60~89岁,病程6月~16年。诊断标准:本组病例均符合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便秘的诊断标准;表现为大便干结如栗,或便质不燥,但便不通畅,努挣则汗出乏力,面色萎黄,神疲气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2 治疗方法 补中益气汤加味。药物组成:生黄芪30g,生白术、火麻仁各20g,党参、当归、杏仁、桃仁、炙甘草各10g,升麻、柴胡、枳壳、陈皮各6g,随证加减。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温服,7天为一疗程,治疗1~6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或保健品。 3治疗结果 治愈(大便正常或其他症状消失)18例,显效(便秘明显改变,间歇时间及大便质地接近正常,或大便稍干而排便间隔时间在3天以内,其他症状大部分消失)9例,有效(排便间隔时间缩短1天,或便质干硬改善,其他症状均有好转)3例,无效(便秘及其他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无改善)2例,总有效率93.8%。 4典型病例 4.1患者汤某,男,89岁,退休工人。1990年以来无明显诱因出现便秘,表现为大便干燥,反复用牛黄解毒片,开塞露等,仍便秘,有渐加重趋势。2006年4月23日初诊时7天未便,诸药无效,痛苦不堪,并见患者面色萎黄,神疲气怯,舌质淡,苔淡白,脉细弱,诊为气虚性便秘。处方:生黄芪30g,生白术、玄参、火麻仁各20g,党参、当归、杏仁、桃仁、炙甘草各10g,升麻、柴胡、枳壳、陈皮各6g,一剂后,大便已通。服6疗程,间歇时间及大便质地正常,属治愈。 4.2患者许某,男,88岁,退休工人,2009年12月20日初诊6天未便,手拿卫生纸。夜寐不安,欲便不得,努挣无力,气短汗出,痛苦难言。急欲灌肠处理,舌淡苔薄脉弦细。予以上方加柏子仁10g,夜交藤20g,三剂,寐安便通,如释重负,诸证好转,再服3疗程善后,显效。 4.3患者肖某,女,65岁,农民,2001年6月8日初诊8日未便无明显诱因,表现为大便干如粟,常在家用大黄,番泻叶,开塞露,果导片等药,仍便秘,症状加重。症见,大便秘结,量少难排,神疲气怯,口渴不欲饮,舌红少苔,脉细涩弱。予补中益气,养阴生津,养血润燥。处方:生黄芪30g,生地黄、太子参、生白术、火麻仁各20g,当归、桃仁、麦冬、玄参、生白芍、阿胶(烊化)、炙甘草各10g,升麻、柴胡、枳壳、陈皮各5g,一疗程后便不干如粟,共用6疗程,至今健康,属治愈。 5体会 老年性气虚型便秘,病位在大肠,与肺、脾、肾关系密切。主要是脾肺气虚,大肠传运,推动无力所致。在治疗上根据“虚则补之、损则益之”、“塞因塞用”的原则。以扶正补益为大法。但须分清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不同而分别施治。盖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五十“肝血渐衰”,六十“心气始衰”,七十“脾气虚”,八十“肺气衰”九十“肾气焦,四肢经脉空虚”。可见年老之体,精血亏少,元气虚馁,肺失肃降,脾胃升降失常,肝乏疏泄之能,肾无开合之力,则出现肠失传导之便秘症。对老年性气虚型便秘宜益气健脾和胃为主,润肠润肾为辅,方中以生黄芪、党参、当归、白术、甘草补中益气,健脾养血。治疗时可选用桔梗、杏仁、紫苑、太子参、天冬、麦冬、黄精等品,开提肺气,养益肺阴,使肺阴复而肠润,肺气足则魄门启闭有度,清升浊降,气机通畅,大便自然通利,即所谓“上道开,下窍泄”。由于补中益气汤升清之力有余,而降浊之力不足,柴胡、升麻二药用量不宜过大,并加枳壳配以陈皮增强降浊通便之功。火麻仁、杏仁、桃红润肠通便,杏仁尚有助肺通降作用,桃仁兼有温补肾气功效。诸药合用,既能益气健脾养血,又能润肺通便,标本兼顾,切中病机,故能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