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内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水质处理研究进展-中国工程科学
国内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
水质处理研究进展
1,2 ,3 2 2 2 4
王 峰 ,雷霁霖 ,高淳仁 ,黄 滨 ,翟介明
(1. 青岛农业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109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青岛市海水鱼类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71 ;3.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山东青岛266003 ;4. 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山东莱州 261418 )
[摘要] 本文以循环水养殖模式工艺流程为主线,结合近年养殖模式科学研究和国内循环水养殖产业发展现
状,围绕水质处理和应用,分别对系统中的大颗粒物滤除、臭氧消毒、气浮综合处理、生物滤池、紫外线杀菌、
pH 值调节等水质处理环节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探讨,为今后创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端循环水养殖模式、推进循
环水处理技术的精准化和实用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循环水养殖;养殖模式;水处理工艺
[中图分类号] S96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1742(2013)10-0016-08
温井水和大棚保温,使鱼类能够在工厂化条件下连
1 前言
续养到上市规格,开创了我国工厂化养鱼的先河。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殖海水鱼类的国家之 10 多年来,在环渤海沿岸的大菱鲆养殖,就是基于
一。南方的“鱼塭”和北方的“港养”方式已经延续 这一模式获得高速发展。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不
了数百年之久。但长期以来受适养品种少、水温调 断扩大和井水资源的无度、无序利用,这种初级工
控难、沿海多遇风暴潮侵袭,以及生产力低下等诸 厂化模式不可回避地会遭遇到井水资源枯竭、病害
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养殖产业发展缓慢。20 世纪末 增多、用药风险加大、食品安全等问题频发的挑
期,在大菱鲆引进的强力推动下,“温室大棚+深井 战。加之沿海工业用地挤压和国家倡导节能减排
海水”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面世,我国海水养殖的 生产等压力,其发展已经面临一个新的瓶颈。因
落后面貌才开始得以改变,并掀起了国内第四次海 此,当前的工厂化养殖亟待适应新的战略需求,加
[1]
水养殖产业化浪潮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是从 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朝着节能减排的循环水养殖
21 世纪初才开始定向研究和推广应用的,它以节 模式方向转变。
能、节水、节地、减排、安全、高效、不受季节限制等 养殖废水虽属轻度污染水,但要达到循环利
[2]
优点 ,正在迅速推动以大菱鲆为首的鲆鲽类养殖 用,水质处理是关键,它的处理技术要求的等级较
产业朝现代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这种养殖模式 高,因此,在生产上,一般需要采用物理过滤、化学
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国内产学研业界同仁 过滤、生物过滤等过程;技术上一般采用包括微滤
全力研究解决水质处理的核心技术密切相关。 机、弧形筛、泡沫分离、臭氧消毒、生物滤池、紫外线
工厂化养殖早期采用“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 杀菌、加热恒温、纯氧增氧等一系列手段进行处
厂化流水养殖模式,由于实现了节能并且利用了恒 理。因此,循环水的水处理技术工艺就成为工厂化
[收稿日期] 2013-01-24
[基金项目] 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nycytx-50);农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nyhyzx07-046);农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3024)
[作者简介] 雷霁霖(1935—),男,福建宁化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海水鱼类生态、繁殖和增养殖技术研究;
E-mail :leij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