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教版晚唐羁旅诗
学习目标: 1.体会《长安晚秋》景物描写的层次感和诗人凄清的情感基调。 2.体会《商山早行》的“目前之景”和“言外之意”和表现的羁旅乡情。 3.探究羁旅题材诗歌的特点。 4.积累名句,试背全诗。 1、翻译本诗 2、说说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 这首律诗,通过诗人眺望中的见闻,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羁旅思归的心情。 秋天拂晓时,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飘游,汉家宫殿的周围呈现出深秋的景象。 归纳: 将景物与心情结合起来,化景语为情语。南归之雁、东篱之菊,意在传达思乡归隐的情绪;加上拂曙凄清气氛的渲染,高楼笛声的烘托,思归典故的运用,更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目前之景:鸡声茅店,残月当空, 人迹板桥,寒霜初降。 不尽之意:旅途艰辛,羁旅愁思。 羁旅思乡诗回顾 1、特征(意象):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鸿雁、月、客、浮萍、飞蓬等。? 2、表达情感:旅途艰辛??漂泊无依? 浪迹天涯?? 孤独彷徨??思乡思亲? 3、鉴赏要点 (1)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题材 (2)抓关键句,挖掘字词,初悟情感 (3)抓住意象,领会意境?,再悟情感 (03北京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闻 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寒 塘 赵 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________。 这两首都是抒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答: 1. 写出这首诗点题兼写环境的诗句,作简要分析。 2. 体会“日暮客愁新”中“新”的内涵。 3、分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新”内涵丰富。一方面,它明说“日暮”引发了“新”的客愁,羁旅思归之愁;另一方面又暗示了“新愁”之外,自己心中还有许多旧忧愁。 【评析】: 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3、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对仗工整。诗人抓住建德江畔景色的特点,写出它的自然之美,并借景抒情,移情于景。在诗人的眼里,原野空旷辽阔,远方的天空好象低压在树木之上,使心情更觉压抑,惟有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明月似乎主动与人亲近,带来些许的安慰,非常鲜明地烘托出了诗人孤寂、愁闷的心情。 * 商山早行 温庭筠 长安晚秋 赵 嘏 晚唐羁旅诗专题 赏 析 考考你,谁能背背这几首诗?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孟浩然《宿建德江》 张继《枫桥夜泊》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长安晚秋 研 读 赵 嘏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残星几点,群雁从塞外飞来,有人倚楼吹着长笛,曲调悠扬婉转。 篱边半开的菊花呈现出紫艳之色,似开未开,娴雅静黙;水面的莲花凋零,一朵朵红衣脱落,满面愁容。 家乡的鲈鱼正美,但自己不能回去,却要像钟仪那样戴着南冠,学着楚囚的样儿羁留他乡。 1、首联写的是长安全景还是局部之景?为什么?首联中“凄凉”二字有什么作用? 总览长安全景。在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凭高而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漂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 “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也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2、颔联是本诗的名句,你能说说这两句诗写景上的妙处? A、选景典型、韵味清远。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高楼笛声又为之做了饶有情韵的烘托。 B、视听角度、动静角度。 “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3、颈联用了何种手法?“紫菊”、“红莲”这两意象对表现诗人的情感有什么作用? 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以“静”赋菊,以“愁”状莲,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往日那红艳满塘的莲花,使人不禁会生出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 VIP
- 《“飞天”凌空》ppt课件(优质课).pptx VIP
- 新编大学英语(第四版)综合教程2(2023版)(智慧版)B2U1 Reading 2.pptx VIP
- 《周易》全文及翻译.pdf VIP
- 川教版可爱的四川7至8年级 主题一 第3课《雄伟的高原雪山》 课件.ppt
- XX市蚊媒传染病传播媒介应急处置方案.pdf VIP
- 2025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作文指导、写作提纲及例文.pdf VIP
- 重庆颛顼生猪养殖场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
- 山东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 2019外研版新教材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1课文原文及汉语翻译(英汉对照).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