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娜《弟子规》.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陈云娜《弟子规》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敬:恭敬、尊敬。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jī) 。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qī) 。 参考别人,真诚地面对自己的长短处,提升自己。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gū) 。 真诚地面对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改过迁善。 真诚地面对自己的长短处,提升自己。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跻 (jī) :赶上,达到。 戚(qi) :忧伤、悲伤。 故事:叶天士拜师谦学 真诚地面对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改过迁善。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辜(gū) :罪过,过错。 故事:唐太宗和魏征 泛爱 ★要心胸宽广 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轻訾(zǐ) 。 ★要善解人意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学会宽恕他人 ★ 要学会赞美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赞美—— 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要将心比心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小故事:把怨恨写在沙子上 力行与学文的辩证关系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但:仅仅,只是。 任:放任,由着。昧:糊涂,不明白。 小故事: 赵括纸上谈兵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学习的方法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 (sè)通。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札记:读书记笔记。札,古代用来书写的小木片。 学习习惯——读书的环境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病:毛病,缺点。这里指心不静。 学习的习惯——爱护书籍,尊重知识。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损,就补之。 卷的读音为juǎn,捆扎,捆绑。 学习的习惯——要读好书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屏的读音为bǐng,屏弃,抛弃。 驯的读音为xùn,渐进达到。 教学方法 诵读化 以朗读、背诵为主,理解为辅 原因: 传统的成熟的读书方法 儿童记忆的发展规律 (猪吃食 牛吃草) 理解的前提 教学方法 诵读方法一:素读 教学方法 诵读方法二:悟读 教学方法 情境化 优美的古典音乐 气韵生动的国画 鲜活有趣的故事 具体实在的生活 教学方法及限度 故事化 抓住天性,引入故事,帮助学生领悟文章的哲理。 润物细无声 教学方法及限度 生活化 (2)一年级上《弟子规》的教学目标 ★能够熟练背诵《弟子规》全文。 ★能够初步领会书中词句的意思,至少积累 与课文有关的文化知识16个,至少背诵名诗10首。 ★能够在生活中实践书中提倡的积极的行为规范。 2、教学方法建议 (1)恰当的教学节奏: 四分诵读(感知) 三分理解(积淀) 三分运用(实践) (2)教学方法 ①诵读 常规方法:自由读、齐读、领读、对读、比赛读…… 韵律读:明快节奏 舒缓节奏 * 任继愈 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 素读: 本色地读、纯粹地读、不求甚解地读。 方式:多种形式。 范读、个人读、小组读、齐读、男生读、 女生读、PK读…… “‘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明治以前的日本教育就是这样按字面来教孩子‘素读’中国的四书五经的。” “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也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