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之起 ——品读《礼记.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音之起 ——品读《礼记

“礼自外作” 所谓“礼”,原本是人类原始时代的习俗系统,包括生产、生活、习惯、信仰、经验、知识的积累。它延续和发展下来,就成为文明社会的整套制度。 “乐由中出” 古代的“乐”,不是今天“音乐”的概念,它包含音乐、舞蹈、诗歌,以及说唱相结合的样式。“乐”是祀教的重要内容。礼与乐相配合,追求的是一种天地、社会、国家、家庭、个人全面的协合的境界,从礼的角度讲是“大顺”,从乐的角度讲是“大和”。 青铜礼乐器 青铜礼乐器 青铜礼乐器——乐器 曾侯乙编钟 现存乐教文献 乐和乐教是古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典籍中的“六经”包括“乐”,但古《乐》经早已亡佚,有关”乐“的理论,较完整地保存在《礼记· 乐记》中。 古礼的内容 “礼有三本” 天地者生之本; 先祖者类之本; 君师者治之本。 ——《荀子·礼论》 “礼乐刑政”的统治 《左传》桓公二年:“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是以政成而民听”。 《荀子·富国篇》:“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 《礼记·曲礼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礼记·乐记》:“礼乐刑政,其极一也。” 周之由“君子”阶级所承担的“礼治”,经由秦之“法治”与文吏政治,终于再度演化为精制化了的“士大夫政治”。 士大夫政治塑造了一种“天人合一”式的君子人格,在其中知识、道义与美水乳交融,人格完成、文化使命与社会责任浑然一体。我们看到过众多既能经邦治国,其品行风节又足以为世人宗仰,复又有精湛著述与优美诗文传于后世的历史人物,在中国社会他们曾经拥有过巨大魅力。“君子”集真、善、美于一体,视人格完成、文化创造与社会责任为一事,这种理念,依然具有一种超时代的精神价值。 * ——品读《礼记·乐记》 兰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法学(1)班 主讲人:刘彦 来自《说文解字》的解释: 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從示,從豊。 樂,五聲八音總名。象鼓鼙。   在中国,“礼”是一个独特的概念,它与政治制度、伦理道德、法律、宗教、哲学思想等结合在一起,为其他民族所无。礼俗、礼仪、礼制、礼规、礼义,一直贯穿到近现代。 青铜礼乐器 爵 斝 觚 觯 角 鼎 鬲 甗 簋 敦 簠 豆 钟 铙 镈 古礼的政治精神 《周礼》原名《周官》,大致成书于战国时期。西汉末年,学者刘歆将它改名为《周礼》,是一部记载政治制度的书。 《仪礼》约成书于东周时期,主要记载各种礼的仪文礼节,指导人们如何去履行各种礼仪规范。原来只叫《礼》,汉朝时又称它为《士礼》、《礼经》,到了晋代才称为《仪礼》。 《礼记》是一部关于“礼”的资料汇编,其中有关于《周礼》、《仪礼》的研究论文,关于“礼”、“乐”的通论,也包括一些零散的“逸礼”。 礼乐崩坏 公元前403 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列为诸侯,专制制度转化成了国家制度,而郡县制又带有中央集权的特征,于是形成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故从三家分晋起,晋国已完成了古封建制向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过渡,礼制的基本环节已被破坏,乱礼和“僭越”的现象处处皆是,所谓 “礼崩乐坏” 。晋国的巨变,基本上奠定了以后两千年以法治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格局。 对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 中国是主要不是因财富增长、而是靠“政治手段的财富集中”建立起来的国家,特别地借助了亲缘力量与文教力量。 战国社会因分化而“礼乐崩坏”。政统分化,采取了“吏道”的形态;道统分化,采取了“师道”的形态;社区中“父道”依然保持了支配性的影响。 在封建时代,“礼治”业已孕育出了一种深刻的理念,一种处理分化要素的原则,这就是“和而不同”。 * * * 爵:饮酒兼温酒器。前流后尾,口扁长,细腰下鼓,底平三锥足,左侧有把。 斝:形似爵,亦温酒兼饮酒器。但量大,口圆,无流尾,饮用不便,主要用于温酒。 觚:饮器,口侈颈细,若瓜类的喇叭花。 觯:饮器。形圆敞口,束颈鼓腹,低圆足。器矮而量小,专用于酬客或罚饮射之不胜者。 角:饮器。仿兽角所制。 商代墓葬礼器以觚、爵、斝为标准划分等列。自西周中期以来,“重食的组合”取代了“重酒的组合”,鼎、簋成为主要礼器。奴隶主用列鼎的数目因身分的高低有多少的不同。这体现了周礼对殷礼的损益。 五礼见《礼记·祭统》,八礼见《礼记·王制》等。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