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食品原料学5畜产食品.ppt

  1. 1、本文档共1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原料学5畜产食品

第五章 畜产食品 畜产食品从广义上讲,是指所有能被人们作为食品而食用的畜产品,包括肉品、乳品和蛋品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加工技术的进步,畜产食品则更多地是指那些经过加工处理后的畜产品。 第一节 肉品原料 一、肉品的生产和消费 1957—1978年的20多年间,肉品生产的发展缓慢。产量最低的1962年,猪、牛、羊肉的总产量只有194万t,人均年占有量为2.9kg,实行凭票限量供应。 改革开放以后,肉类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980年全国肉类总产量已达1205.4万t。人均占有量为12.2kg;1990年我国肉类总产量达2857万t,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2008年肉类总产量达7279.5万t。 丰富的原料为肉制品加工业的发展展现了广阔的前景。消费者在肉类食品方面提出了多品种、高品质、方便化的要求。 20世纪末,我国年人均食肉量已达50kg,与欧美各国的年人均90kg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从国人的食肉习惯等因素推测,到2020年,我国年人均食肉量将会达到60kg,总产量将达9 600万t,其中熟肉制品达600万t左右,约占总产量的6%~7%。禽肉类制品的比重将会持续上升,肉类加工副产品(皮、血等)将会得到更科学的利用。 二、肉用畜禽的品种 (一)猪的品种 1.猪的经济类型 (1)脂肪型 这类猪的胴体能提供较多的脂肪。皮下脂肪4厘米以上。过去国外养猪业以产脂肪为重点,多培育脂肪型猪,近些年来由于人们需要瘦肉多,都以肉用型代替了过去的脂肪型。 (2)腌肉型 这类猪肉以生产腌肉为主,背膘较薄约在1.5~3.5厘米。脂肪坚实。腿臀部丰满。因而瘦肉多,胸膜肉特别发达。如丹麦的长白猪、英国的大约克夏猪等均属于此种类型的猪。 (3)鲜肉猪 这类猪以供鲜肉为主,是介于脂肪型和腌肉型中间的类型,肥育期间不沉积过多的脂肪。肌肉组织致密,腹较紧,脂肪少。如改良后的杜克夏、汉普夏等均属此种类型。 2.中国地方猪种类型的划分 (1)华北型 华北型猪分布最广,主要在淮河、秦岭以北、包括东北、华北、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及陕西、湖北、安徽、江苏等四省的北部地区。猪的体质健壮,骨骼发达,体躯较大,四肢粗壮,背腰狭窄,大腿不够充实。为适应严寒的气候,皮厚多皱褶,毛粗密,鬃毛发达,冬季生一层棕红色绒毛。如东北民猪。 (2)华南型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西南和南部边缘,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的偏南大部地区以及福建省的东南部地区。猪终年可以获得营养丰富的青绿多汁的饲料,又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新陈代谢旺盛,形成了早熟、疏松体质,且易于积累脂肪。 华南猪早期生长发育快,肥育脂化早,早期易肥,肉质细致,体重75—90公斤,屠宰率平均可达70%左右,膘厚4—6厘米。 (3)华中型 分布于长江和珠江三角洲间的广大地区。 华中型猪的体型基本与华南型猪相似,体质较疏松,早熟。背较宽、骨骼较细,背腰多下凹,四肢较短,腹大下垂,体躯较华南猪大,额部多有横纹,被毛稀疏,肉质细致。生长较快,成熟早。如浙江金华猪.广东大白花猪,湖南的宁乡猪,湖北的监利猪等。 (4)江海型 主要分布于汉水和长江中下游。猪种混杂。又称华北、华中过渡型。 猪的外形特征介于华北华中型之间,额较宽,皱纹深且多呈菱角形,耳长、大面下垂,皮薄而多有皱纹,成熟早,小型6个月可达60公斤以上,大型可达100公斤,屠宰率达70%左右。如太湖流域的太湖猪、浙江虹桥、上海的枫径猪等均属这一类型。 (5)西南型 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的气候,西部冬暖夏凉,四季如春;东部气候较湿润,阴雨较多。四川盆地四周多山,盆地内丘陵广布,气候只有春早、夏热、秋雨、冬季暖的特征。有利于作物生长,是稻麦的重要产区。 因此,西南地区由于气候、饲料条件基本相同,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多,故西南地区的猪种的体质外形基本相同。腿较粗短、额部多旋毛或横行皱纹。毛以全黑和“六白”较多。 (6)高原型 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西藏高原地区由于气候寒冷,养猪较少。一般多集中在海拔较低的草原和河谷地带的牧区和半农牧区。高原猪属于小型晚熟种,长期牧放奔走,因此体型小紧凑,四肢发达.背窄而微弓,腹紧,臀部斜;为了适应高原干寒的气候条件,皮较厚,毛密长,鬃毛发达而富有弹性。 3、国内培育的新品种 (1)新金猪 (2)上海白猪 (3)哈尔滨白猪 4、国外引进的猪种 巴克夏 约克夏 苏联大白猪 长白猪 (二)肉牛的品种 1.我国品种 (1)蒙古牛 (2)秦川牛 (3)鲁西黄牛 (4)延边牛 (5)晋南牛 (6)南阳牛 2.国外引进的品种 海福特牛、安格斯牛、夏洛来牛、利木赞牛、西婆罗牛、日本和牛。 3.兼用牛品种 西门塔尔牛、皮埃蒙特牛、丹麦红牛。 (三)肉羊品种 1.肉用绵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